为世界遗产减负1.2万庐山居民3年全下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09:05 中国消费网 | |||||||||
本报南昌7月23日电记者刘建林报道:为保护世界遗产庐山,避免人口居住、大气污染等可能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的损害,7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正式确定了庐山文明新城的选址方案,山上的4000多户1.2万名居民将在3年内分批迁下山。 据介绍,经多次勘察和比较,九江市决定在距市区4公里的庐山区威家镇芳兰村开发建设庐山新城。新城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平方公里,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2
庐山风景名胜区在1996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是我国现有的33处世界遗产之一,它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有关方面多次邀请专家,对庐山的山体面积、景点分布、游客在庐山的活动范围、生态恢复周期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两大决定:一是对庐山接待游客数量实行总量控制,其接待规模每年基本控制在180万人次以内;二是分批将山上现有1.2万居民迁居山下。 有关方面介绍说,庐山新城首期建设实行住房公积金存款与贷款挂钩。土地用地性质区别对待,凡属于应当享受房改政策的土地实行无偿划拨,避免一城两制。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的建设与商业用地的土地出让结合起来,做到学校、医院和商业网点三同步,完善新城的功能性设施。 据了解,此次建设庐山新城,是继庐山综合垦殖场、庐山茶科所、庐山水电厂等移交庐山管理局统一管理后,九江市为理顺庐山管理体制推出的又一实质性步骤。从去年底开始,庐山进行着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扩山”运动,整合后的庐山管理范围从46.6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了121.04平方公里。规划设计既结合了当地的历史、人文、建筑风格等要求,又有相关的配套设施,使游人充分感受到了庐山的美丽意境。 江西省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表示,将居民分批迁下山,减少庐山上的非游客人群,与风景名胜区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世界遗产的环境破坏,使庐山的自然生态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人民日报》 (2006-07-24 第11版) (编辑:李旭波)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