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在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中国上半年GDP增长10.9%之后,美国《商业周刊》编辑布赖恩·布雷姆纳撰文,剖析了中国经济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潜藏的一些问题与症结。
布雷姆纳分析说,中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大放异彩”,主要是因为货币供给、贷款率和固定投资的迅速增长。他认为,中国政府为经济降温所做的种种努力并未充分奏效
,政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
如果经济发展过快的问题不能顺利解决,生产能力过剩,房地产市场失灵,以及脆弱银行体系中新增不良贷款问题,足以令中国经济面临偏离正常运行轨道的风险。那么,这个全球发展最快速的经济体症结在哪里?
可持续增长是关键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对改善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大有裨益,同时也使得中国参与到更广阔的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中。
但是,经济必然面临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循环。没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这种周期性循环将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带来沉重打击,甚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如果快速增长伴随的是急速衰落,不仅对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贸易伙伴带来较大冲击,美欧等国都将有所波及。
中国贸易因素全球关注
与日本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相比,中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的确不算大,而美国的经济规模则是中国的5倍。但是,布雷姆纳指出,仅仅考虑GDP是不够的,不可忽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个贸易大国,近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对工业原材料(铜、铁矿石、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他认为,“中国经济一旦放缓,将沉重打击全球商品价格,伤及全球股市甚至其他经济体”。
内需消化不良
多年来,宽松的信贷政策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业过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日益依赖出口,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更加剧了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国汽车业每年产量在800万辆左右,但在国内市场只能销售550万辆左右。一季度汽车出口几乎翻番。而钢铁、电解铝、煤矿等产业也面临同样问题。去年,中国贸易顺差翻两番,达1020亿美元。
紧缩成企业利润掣肘
自去年7月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中央采取大量举措限制向房地产等发展过热行业放贷。尽管货币供给和贷款增长6月份均有所缓和,但仍高于政府目标。
为了将经济增长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加息并敦促人民币升值。不少外国政府也纷纷施压人民币。但据标准普尔预计,人民币升值和贷款利率增加,将导致中国企业净利润下降——这显然是政府不愿看到的。
GDP增长率回归8%-9%
中国会步入经济危机吗?在布雷姆纳看来,只要有一点点幸运,危机就不会发生。相信中国政府将持续努力限制投资过快,同时通过加息和令人民币逐步升值,把中国经济带回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当中国GDP增长率回归到8%到9%之间,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王彦艳) 文章来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