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旦老人的家离青藏铁路只有百米远,刚察县正要和他签“护路责任书”。记者西进采访,青藏线沿途许多地方都有这种责任书,当地通过石头阵固沙、沿线清理废旧金属收购点等手段,守护青藏线,而在重要地方,还有武警官兵把守。
沿线设栏防家畜
离赞旦家不远,几只小羊跑到铁道边啃草,一位牧民赶来,把它们拽了回来。此地,中铁21局的工人们正在加紧拉围栏,7月1日前要全拉上,防止牛羊再上铁道。
据海北州宣传部马科长称,铁路沿线牧民与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护路有奖励,破坏受处罚。当地还实行领导责任制,着力促进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制度化,路、地、军、警通力协作,确保铁路安全。“我们配合铁路部门清理土道口,开展了清理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冶炼站点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防止破坏铁路活动。”
对于客流激增给当地资源带来问题,刚察县渔政站站长贾德伟称,西格段铁路复线开工后,刚察县境内劳务人员一度达到近万人,盗捕湟鱼现象时有发生。在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等湟鱼产卵主要河道源头,虫草采挖人员的涌入对产卵鱼造成威胁。目前,当地已实行县、乡、村签订的三级责任制,但还有捕捞情况,加强执法力度已刻不容缓。
海拔最高隧道守护人
离开刚察,记者到达海西州天峻高原,青藏铁路旧线西格段海拔最高的关角隧道,就在眼前了。
关角在藏语中意为“登天的梯”,隧道全长4010米,轨面海拔3680米。曾于1958年开工,后停工封闭,隧道地质复杂裂变、积水浸泡十余年,1978年才通车。
在山腰时还是晴天,到了隧道附近,记者却迎来一场大雪夹着雹子。守卫关角隧道的青海省武警总队某中队官兵说:“我们这儿是山下晴天,山上下雨,山下下雨,山上一定下雪。”中队事务长小郭介绍,现在这里基本的生活需求改善了,就是高原反应不时会伤害战士。“我们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修路的前辈才让人尊敬。”小郭指着远处山上的窑洞说,上世纪70年代,为了修关角隧道,铁道兵们就住在窑洞里面。当年55名铁道兵长眠于此,天峻县有一座烈士陵园,埋葬着100多位为建设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而牺牲的工程兵。
绵绵石头阵可固沙
关角是天峻高原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下了关角,海拔一下子降到了2000多米,草原也一下子变成了沙漠。
海西州乌兰县柯柯乡就在青藏线边上。在铁路两边的护栏外,乡民正用石块垒整齐的方阵,每个格子长约一米,宽约半米,连绵不绝。“这是为了固沙。”村民老马介绍,乡里组织大家来干,每天给40元工钱。
“这个石头阵具体并没有一个范围与面积的统计,有风沙的地方,就会组织人力去干。”海西州综治办的曾先生说,这些石阵多是放在大小柴旦地区,防止沙石影响公路铁路。州里与乡里与村民一级一级地签订《铁路护路联防包保责任书》,要求保护好铁路。当地乡民用干草、盐块、木板、土墙、篱笆等拉起一道道障碍,有的拦沙带甚至绵延距离铁路六七百米。(编辑:盛秀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