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西安鼓乐:抢救保护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7:44 经济观察报

  “西安鼓乐”始于汉,兴于隋,盛于唐,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西安鼓乐”是唐代皇室宫廷音乐“宴乐”(燕乐)的延续,是能够代表中国古典音乐的国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项阳语,2003)。是一部中国音乐的历史。美国华裔教授梁铭越说:“唐代音乐未亡,还保存在今日的西安。”据考证,现日本和韩国的“雅乐”,云南“纳西古乐”等均属“西安鼓乐”的遗枝。同“西安鼓乐”有相同的历史渊源(李健正,1997)。

  “西安鼓乐”能发展到今天,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汉代西域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开端,同时是“音乐之路”的开端。“龟兹胡乐”随丝绸之路冲击中原的“金石之乐”。汉唐盛世及开明政策,使中原音乐“汉乐”与“西域音乐”胡乐相融、交流、借鉴。经历了汉代、隋代的锤炼,唐代的成熟鼎盛,从配器及典式结构、演奏形式都达到了顶峰。外巡、出游、礼佛演奏称为立部伎;庆功、奖赏演奏称为坐部伎。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笔下描写了“宴乐”的盛况。唐代“安史之乱”后乐工流落四方,使唐代“宴乐”流传于长安城内外以及山西、河北等地。

  “西安鼓乐”乐曲丰富,调式风格各异,曲式结构复杂,规模庞大,被音乐界和史学界称之为“盛唐遗音原生态”、“陕西千年活文物”。“宴乐”流传民间经千余年,由于师承、调式、乐器、音乐风格的区别,“西安鼓乐”划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僧派沉厚、道派清雅,俗派欢悦。“西安鼓乐”是唐代“宴乐”的真传,其中僧、道流派不为婚嫁、送葬、堂会所服务,每年长安城内的鼓乐活动是六月初一礼佛、朝山进庙,七月初大型庙会,长安城内外庆视收获国泰民安。庙会七日彭乐社互送请贴斗乐(或嬉乐)演奏,“西安鼓乐”声彻方城。

  对于“西安鼓乐”的抢救、挖掘、整理、研究是破解中国古代音乐难题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内外众多音乐家和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音乐时,均将“西安鼓乐”作为实证材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杨荫浏(抢救、录制瞎子阿炳音乐的人)在翻译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乐谱时遇到了无法翻译的符号,在20世纪50年代到西安学习了“西安鼓乐”后,终于将这些符号破译,在音乐界产生强烈震动。

  “西安鼓乐”确属唐、宋时代遗音,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研究角度上看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从中可以寻找出唐、宋音乐发展的轨迹。国外学者认为:“鼓乐乃华夏正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源”。英国、法国、

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一些音乐家,曾多次前来西安专程欣堂“西安鼓乐”并拜访鼓乐大师赵庚辰先生;从社会的角度看,鼓乐的抢救保护十分紧迫。

  2005年,西安鼓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获成功。

  2006年,西安鼓乐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