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世界杯报道编者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7:21 经济观察报

  我的一个发小儿是个狂热的球迷,从5月初就在四处宣扬他的一套说辞:“今天六月,划分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标准将不再是财富、名望和收入,而是“球迷”、“半球迷”和“非球迷”。鉴别这三类人的方法就更简单了,看看他们这个月的生物钟变化和日程表……”所有听者理解他的兴奋已经提前爆发,由着他聒噪。

  准备这期“我们的世界杯”专题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们想到了这位朋友的“理论
”,是啊,确定谁能成为“我们的世界杯”的典型人物,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看他们在这个六月都在做些什么。如果他们的活动日程、满脑子的心思、嘴里的话或笔下的文字都与世界杯息息相关,那么他们就是我们的典型。于是,各位读者在我们的专刊里看到了这些人:

  央视前、后方

世界杯报道团队的核心人物黄健翔、李宝石、陈文江;

  在赛场协调媒体报道的新闻官刘玲玲;

  用博客记录世界杯的张立宪;

  为中国球迷制作专辑的音乐人陈吉浙。

  整个六月,甚至这前后的几年,与足球和世界杯相关的内容都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中心。

  还有为工作无奈不能看球的导演张扬,也许他的状态和心情更代表了在中国最多数的球迷。

  至于两个发起了“足球禁区”的德国人,他们的行动初衷其实并没有那么激进,只是希望世界杯期间,所有人的生活都能不那么深刻的被影响和改变,而是让生活可以一如平常。

  看看他们的生活和故事,如果你也是一位准备过一个“世界杯生活”的球迷,希望我们为你提供的不只是有趣的内容,也能让你从中找到心理或情感上的些许共鸣。

  ——编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