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自己的故事部落格广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 17:48 经济观察报 | |||||||||
飞猪 我的浏览器首页是RSS订阅列表。每次上网,都看见数不清的意见领袖们在blog上夜以继日地发表着自己对某条政治新闻、某款数字产品、某件跨国并购或是某个商业模式的看法。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忽然冒出这样的念头:即便这些日志确实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但它们和我自己、他自己或是她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在《时代》周刊今年的“100个最有影响力人物”特刊里,一篇名叫《看看另外100人》的短文分外惹眼。“我花了很多时间,非常认真地看了一遍今年的特刊,然后得出结论:这些人对我而言毫无意义。我指的是:中国商人黄光裕、埃及古文物学家扎西·哈瓦斯,如果没有设计师尼古拉斯·格斯奎尔,我这一年会有什么不同吗?”专栏作家乔尔·斯泰因问了一票朋友:这“时代100人”对你们来说是否重要?结果没人点头。 乔尔在《时代》周刊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张“乔尔100人”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妻子、母亲和父亲,以此作为对“时代100人”的回应。榜单给出的理由不乏机智幽默之笔,读后会心一笑。但放下杂志,内心余存的却是朴实而真挚的感动。 登录MSN,最振奋人心的时刻莫过于看见好友的头像前有橙色小花在闪。迫不及待地点进去,看他们在blog上又说了些什么。到MSN Spaces安家的人,通常都把这一亩三分地当作“闺房日记”精心料理——最得意的旅游图片、最喜欢的音乐列表、最满意的小诗或者最值得品味的美好回忆。用鼠标轻击翻页的瞬间,似乎在欣赏一册不上锁的心情日记。 去年,社会化网络大红大紫,尤以MySpace.com惹人瞩目。打开任何一份美国期刊,每逢论及青少年上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或是隐忧,几乎已到了言必谈MySpace的地步。偶尔上去闲逛,倒并不期待能够交上大洋彼岸的网恋女友,只是纯粹图个新鲜热闹,但几次下来,发现它和前些年那些交友网站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网络日志的强调。 经常劝那些在网上惜字如金的朋友:“开个blog吧,写写身边的小事和脑中的想法,过不了多久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对方大惑不解,一口咬定我是“自曝”成瘾还拉人下水。没有写网络日志习惯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到“分享自我”的乐趣。每天写下几行片段式的思绪,等半年之后再度回顾,往往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自己。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他的斯坦福大学演讲上提到了“连线游戏”——只有将许多孤立的点连起来,才能看到最终的图景:“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在blog上分享每天貌似平凡的经历和感悟,同样会在日后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真正的彼此了解或是更值得欣喜的美好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