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休闲”商机,正从东南亚向东北亚“扇形展开”
新华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钱春弦) 5月2日,从事服装设计的胡明明第四次飞往泰国普吉岛度假。黄金周对她而言,就是躺在普吉岛沙滩上,晒一周太阳。作为中国公民最早的旅游目的地代表景点,普吉岛代表了东南亚国家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回头客越来越多。
中国游客涌至,“标志”泰国从海啸中复苏
泰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往普吉的中国旅游者达10万人次左右,预计2006年这个数字将突破15万,从而成为泰国南部旅游业在印度洋海啸后全面恢复的“重要标志”。
中国国家旅游局等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除港澳特区游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仍然是周边国家,而东南亚国家是首选之地。目前,中国游客已经成为新加坡观光、饭店、百货、餐饮业提高利润,增加就业的支柱。
新加坡雄心勃勃要成为中国旅游者中转站。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强国,成千上万前往非洲、印度洋国家的中国游客,将是使新加坡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的重要因素。
与喜爱“老地方”的胡明明不同,喜欢新奇的安新“五一”去了柬埔寨。在中国政府帮助维护当地文化古迹同时,这些古迹又吸引了中国旅游者,他们的消费,正成为这个中国邻邦的收入来源之一。
俄罗斯、蒙古游成为今年新亮点
东南亚国家打出“山水相连”牌,韩国和日本旅游界则希望以“文化渊源”赢得中国“休闲商机”。在《大长今》、“韩流”等文化因素刺激之下,中韩两国之间的航线变得越来越繁忙。就在“五一”前,大韩航空宣布计划5年内将韩中航线增至50条。而中韩日三国各自的经济中心上海、釜山、大阪开始致力于发展旅游业“黄金大三角”,并计划在“五一”后以“三驾马车”联袂去欧洲营销。
旅游交通经济分析师刘斌说,2006年“五一”黄金周,中国周边旅游的新亮点是俄罗斯、蒙古国。随着夏季到来,北亚风光呈现出独特的吸引力。俄、蒙两国也已开始设法“分享”中国的“休闲商机”了。目前,俄罗斯专门为中国旅游者成立的“无国界世界”协会正全力以赴利用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机遇,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北上消费”。
旅游观察家指出,中国“旅游休闲”商机,正从东南亚向东北亚“扇形展开”,并惠及越来越多的邻邦。
“五一”前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通北京至伊尔库兹克航线,这是南航开辟的第五条中俄国际航线。海南航空也宣布要开通圣彼得堡航线。中国公民周边旅游从东南亚向东北亚“扇形展开”,航空业界则“春江水暖鸭先知”。
刘斌认为,目前东南亚抢得中国“休闲潮”之先,可以为中国东盟经济贸易一体化“推波助澜”。东北亚地区作为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双向流动”将催生“东北亚旅游圈”,从而与东南亚旅游圈南北呼应。可以预测,这一扇形最终将由东北向西北,经中亚、南亚在中国的大西南地区实现东南旅游圈与南亚旅游圈的接合。这样,中国人的休闲不仅将成为所有周边国家的商机,而且将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睦邻友好的“休闲纽带”。
-延伸阅读
悉尼:处处是中国人面孔,还以为回国了
“到悉尼来旅游,到处都能看到中国人的面孔。要不是看到外国人多点,还以为又回到了中国呢!”一位来自北京的张姓游客对新华社记者说。
这也是不少中国游客初到澳大利亚时的感觉。去年,有28万中国游客赴澳旅游,占来澳游客总数的5.2%,占澳大利亚酒店接待国际旅客的8%。
调查显示,对中国游客来说,到澳大利亚旅游优先考虑的一件事就是购物。从绵羊油、羊毛被、皮制品、葡萄酒、毛绒玩具和海产品到高档的澳洲宝石都是购物时的首选。据统计,平均每个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要花4000澳元(1美元约合1.3澳元)以上。
在去年12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发布的旅游战略中,中国被认为是澳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市场。据澳旅游业预测委员会预计,中国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数将以每年16.5%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将会有110万中国游客来澳旅游,澳大利亚每7名游客中就有1名中国公民。届时,中国将有望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客源国,中国游客每年将为澳旅游业贡献60亿澳元。 (记者 米立公) 据新华社堪培拉5月6日专电
巴黎:国人游欧洲,不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四五月份本是中国人赴法旅游的淡季,但五一长假却是淡季中的旺季,法国各大华人旅行社在此期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几乎是平时的两倍。而中国人对赴法国乃至欧洲旅游的观念也发生改变。
据法国文华旅行社总经理陈超英介绍,过去,中国游客总想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费用游览到最多数量的法国及其周边国家景点。当时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有从法国出发的“五国四日游”和“五国八日游”等。这些旅游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景点多而日程紧。一时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段顺口溜成了此类贪多求全的旅游方式的生动写照。
几年过去,随着出境游机会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迷上了欧美游客所青睐的休闲游和主题游。陈超英说,以文华旅行社为例,参加休闲游和主题游的中国游客三年前只占中国游客总数的5%,现在已占到了30%,预计三年后将达到50%左右。他说,这不仅说明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提高,也说明他们的消费心理趋于成熟。(记者 陈俊侠) 新华社巴黎5月5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