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四东大街甲6号是个狭窄的门面,左有玩具店,右有服装店,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惹眼的牌子:北京市公安局捡拾物品招领处,很容易被路人忽略。几十年来,数以万计的人从这里领回了他们丢失的物品,这些物品大到汽车、音响、手机、寻呼机,小到钥匙、工作证、身份证。今天,这个曾经一年接收各类捡拾物品6万余件的门庭若市的部门,将迁往新的办公地点:德胜门外新德街29号。
■地上堆满了纸箱、皮箱、编织袋
捡拾物品招领处是个老旧的二层小楼,门在中间,左右两边的大窗因为窗外的铁护栏而密不透光。招领处很昏暗,从早到晚都需要开灯。一楼大厅被6个放满手机、照相机、钱包、手表、雨伞、电饭锅等捡拾物品的玻璃展柜分成两半,前半部分空间是展柜和木架,后半部分是办公的地方,有三张桌子、三个沙发。由于即将搬家,地上和桌子上几乎堆满了纸箱、皮箱和编织袋。
■废品收购者不请自来
一个收废品的男子来回穿梭于招领处,一趟又一趟地把招领处不要的废品收走。“大部分的物品都已经打包装箱,两个仓库都清空了,这六个展柜的物品下午也要装箱。”民警崔宝林带着记者楼上楼下参观招领处时,分别有两个收废品的人因为看见招领处门口堆放的“破烂”而不请自来。
■1000多万丢失现金只领走30万
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招领处一直是熙来攘往,人头攒动。但是,从90年代中期,招领处就开始走“下坡路”,接收失物数量已经减少到几千件。工作人员也从当年最多时21人逐渐减少为现在的5人。根据统计,招领处从成立到2000年,收到现金有1000多万元,但向失主发还的钱只有3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的钱都是在招领处的巅峰期,1956年至上世纪80年代被交上来的。
■因租约到期今日第三次搬家
1956年11月,捡拾物品招领处成立,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的石虎胡同,一个月后,开始正式对外办公。1957年5月,招领处搬家到西单北大街83号,这一年接收各类捡拾物品6万余件。2000年9月因为西单改造,招领处迁到西四东大街,当年收到捡拾物品2562件。因为租约到期,招领处今天将第三次搬家。
记者探访
值钱的东西网上寻找失主
4月21日一大早,记者在繁华热闹的西四采访了现在门可罗雀的招领处。民警崔宝林带着记者楼上楼下参观招领处。
■捡拾失物共13类旧衣物数量最多
“捡拾物品有13类,几乎涵盖了市民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所有物品。因为大部分的物品都不值钱,常有人说我是‘破烂王’。”捡拾物品招领处科长陈卫民说:“几十年来,捡拾的物品其实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过去没有的新鲜物品,丢东西的人也是什么人都有,比较而言,老人和孩子多一些。”所有捡拾物中,旧衣物数量最多,手机、照相机算是金贵的物品。而陈科长2000年到招领处任职5年以来,见过的捡拾物是“五花八门”,疑似恐龙蛋、拐杖、花镜、破草帽、没有开封的饮料、户口本、冰箱、电视、空的骨灰盒……
工作人员接收了捡拾物品,都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干净后再放进仓库。“我们这里值钱的东西很少,好点的东西我们就挑出来摆到展柜里。”所谓“好点的东西”都被陈列在大厅里,一类是在靠近大门的木板上挂着的一串串大大小小的钥匙;一类是放在木架上的各色钱夹;其余的是放在6个玻璃展柜里的相机、手表、手机、MP3、随身听等物品。
■每件物品都要登记不分贵贱妥善保管
在现场,陈科长告诉记者,这里每一件上交的捡拾物品不论数量多少、体积大小、金额多少,都要被登记造册,上交单位或者个人要填写捡拾物品登记表,捡拾者的姓名、捡拾物品名称、时间、地点、数量以及物品特征都要逐一填写。所谓“好点的东西”还能被登在北京市公安局的网站上寻找失主,但能上网的捡拾物一年不会超过300件,占总量的不到20%。捡拾物入库、出库时还要填写印在同一张卡片正反两面的捡拾物品登记卡片和领据。登记卡片内容与登记表相同,如果物品被认领,出库时认领者在领据一面填写领到物品、领取时间、具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证件号码。有些物品我们看上去很不起眼也不值钱;有些东西可能丢失人根本就不打算再要了;有些东西可能本来就是物主丢弃的东西,但是上交到这里,我们都会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妥善保管、处理。
■贵重物品超一年拍卖变现交财政
“现在往这里送东西的个人非常少,一年不超过个位数。捡拾物品的来源主要靠各城区分局、公交分局、所属派出所以及百货大楼等单位主动上交。”接收的物品里,派出所送来的占大多数。陈科长说,“捡拾物品以派出所等单位就近发还为主,如果1至3个月内无人认领,就交到招领处保管。一般能保存的物品保留3个月至半年,贵重物品保留1年,超过期限无人认领,就变现上交财政。”所谓变现上交,就是由拍卖公司、信托商店对捡拾物品作价收购,所得款项全部上交北京市财政局。陈科长曾经委托一个拍卖公司举办过一次民品拍卖会,但是绝大多数的物品都流拍了,“现在生活都好了,很多东西在大家眼里也就不值钱了。”
编辑手记
因为要搬家,市公安局失物招领处又成了新闻的由头。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已走过近50年历史,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熙来攘往”的失物招领处如今“门可罗雀”。仔细想想其实也不奇怪。先问你一个问题:丢东西了,你是否能想起到北京市公安局失物招领处去查找?不一定了。这个失物招领处在哪,更少有人能说出来了。因为现在找东西的方式太多了。
打24小时失物招领热线电话查询,或到北京市公安局网站查询就行了,自然不用“踢破门槛”。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各种失物招领网,而且媒体也在帮着找。像交通台的直播节目,每天都在播报各种寻物启事。本报近期在热线版开设的《2020帮您找》栏目自创办以来每天都在登读者的寻找信息……
从几乎是唯一的途径,到如今途径多得任你选择,北京市公安局失物招领处自然“失宠”了。但不管怎么说,不管这个“失物招领处”的牌子挂在哪,它仍是“拾金不昧”的代名词。
权威分析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招领处开始走“下坡路”去年认领率仅5.4%
据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招领处就开始走“下坡路”,接收失物数量已经减少到几千件,而近三年接收失物数量都维持在不到两千。去年招领处接收捡拾物1463件,但是被领走的只有79件,认领率仅有5.4%,大部分物品都处于无人认领的状态。
究其原因,陈科长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降低,居民对物质需求上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现在丢个十元八元钱,甚至一百元钱,或者丢了数码相机、手机等上千元的物品也很少有人认真找了。再有,就像最容易通知主人的身份证等物品,很多人即使接到认领通知也不来认领。因为补办证件也很容易,甚至比到我们这边来领还方便。”
“还有人觉得在我们这里找东西麻烦,还不如再买一个。”因为空间有限,在西单的办公地点只有两间仓库,很多物品都不能展示出来,居民找起来很不方便。陈科长说:“搬家之后,仓库是一间地下室。我们的民警都希望以后能有一间大办公室,把所有的捡拾物品都像超市的商品一样陈列在货架上,有人来找时能一目了然。”
特别提示
失物认领程序
1.当您发现自己的财物丢失,首先应回忆丢失的时间、地点,并到遗失地点(当地派出所、商场、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公司等)查询,若查询无结果,可到招领处查询登记。招领处设有物品展柜,供来访遗物群众查找。也可打遗失物品热线电话62366749,或在首都之窗和北京市公安局网站查询。
2.当您接到招领处的认领通知或在北京市公安局的网站上发现自己的遗失物品,请您携带通知和有效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前来办理认领手续,贵重物品除有效证件,还要凭单位介绍信或住地派出所证明信。
3.丢失自行车者,请到丢失地派出所登记查找。
招领处新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新德街29号,24小时遗失物品热线电话:62366749。(编辑:王彦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