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给上汽创新“梦之队”泼点冷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09:15 中国消费网

  “从2007年到2010年不到4年时间里还将推出RV车、中级车、紧凑型车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混合动力车也将在其间推出”,中期还将追加投资100亿元,到2010年实现年产整车30万辆、发动机40万台的规模。并且,全部是自主品牌。

  这不像是在吹牛。4月10日,当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讲出这一“鸿图大志”时,媒体更多的报以褒扬之声。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2月22日刚成立的上汽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设立的基本职能是,全面负责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的建设。这是上汽自主品牌“梦之队”管理团队首次亮相。同一天,传出的另一则消息是,新赛宝将于六七月份获得“重生”。

  曾作为上汽

自主品牌雏形的赛宝,过去的成绩并不理想。从2002年7月28日正式驶下上汽仪征生产线后,年产销量仅为2000辆左右(全国乘用车协会数据),仅利用了仪征基地1/10左右的产能。2005年中期,因收购罗孚,赛宝忽然停产。这一停产,曾被媒体称为是上汽自主品牌尝试的失败。

  收购罗孚,上汽看中的也是其技术。上汽要想实现国际化目标,自主品牌必然不可回避。2003年,当上汽希望“合资换技术”的梦想更进一步,请求德国大众将桑塔纳轿车技术平台转让给自己,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研发,遭到断然拒绝;上汽与美国通用合资建立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基本上只做一些引进车型的改型工作,其真正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概念车“麒麟”没能实现商业化。

  从罗孚开始,上汽开始营造自己的研发力量。上汽股份18亿投资建立上汽汽车中国研发中心,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底竣工,近期目标是建立超过1000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最终吸纳超过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到201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汽车研发中心;同时,设在英国的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也已经运作一年多,由来自原MG罗孚的150多位汽车整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工程师组成其第一批核心研发团队。

  这意味着,上汽开展自主研发的基本框架已定。然而,当王晓秋对着公众画这张大饼时,民间并不乏质疑声。自主研发,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汽车业的“痛”。人们为之设想了“合资换技术”和“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但实践下来的结果是,我们并没有从外商那里拿到核心技术,反而大多成了外资的组装工厂。即使有部分企业觉醒,开始谋求自主品牌时,也困难重重。

  抛开外资不肯转让技术的客观原因,我们自己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创新机制缺乏就是一个关键原因。去年,记者曾就此话题,采访过戴姆勒·

克莱斯勒等跨国汽车巨头,他们的说法也如出一辙:外国巨头成功的前提是其着重贯彻自主创新的思路(当然,欧美也不乏仿制车),而实现自主创新,总有合适的管理机制作保证。

  那么,人们不仅要问,在上汽雄心勃勃的背后,有良好的体制保证吗?其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动力又在哪里?从上述对上汽历史的叙述中,我们也很难给这些问题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们希望,上汽在表露雄心的同时,能够切实意识到这些“软”问题。因为,这关乎中国汽车产业的命运。(编辑:李旭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