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烟台黑心食品加工 敌敌畏防腐剂猪大肠变毒大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11:16 水母网

  陋室里洗煮储,一个小加工点的“毒”大肠每天散卖达150多斤

  泡衣服泡豆子泡海带丝,豆腐加工点的塑料盆竟“身兼数职”

  蛔虫与肠衣“同居”,脏车间里竟然生产出救命药  

  水母网3月31日讯 市区西北地带,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外围环境,成为一些食品小作坊、非法加工点的聚集区。很多“黑心”食品从这里流向市场,让消费者对食品卫生深感不安。昨天,记者跟随芝罘区卫生防疫站执法人员,目击了一次围剿“黑心”食品的专项行动。

  敌敌畏、防腐剂猪大肠变“毒”大肠

  上午9时,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了福安中学北侧一处平房,据执法人员介绍,这是个猪大肠非法加工点,属于无证经营。

  刚推开门,一股恶臭便扑面而来。一名年轻男子正在清洗满满一铁盆猪大肠,地上污水横流,几堆还未清洗的猪大肠杂乱地堆在地面上,被污水浸着。水泥地面上遍布着被清理出来的下脚料,下水道口则挂满了垃圾,污秽不堪。在成堆的猪大肠旁边,竟然就是一张单人床,上面摆满了卧具和杂物,墙角还堆着生炉子用的散煤。

  经执法人员查验,这间简易平房不足20平方米,却集中了清洗、加工、存储猪大肠的全部工序,房间左侧的两层铁皮箱则是猪皮冻的“加工区”。所谓的“加工”,就是将掺有猪肉下脚料、散发着异味的“汤水”盛在两个大铁盆中,放在铁箱的下层冷却、凝固。而铁皮箱的上层,装满了污水和塑料袋。执法人员从污水中,又捞出了数袋还未加工的猪肚和猪大肠。更令人吃惊的是,在窗台上还放着半瓶敌敌畏,以及一尼龙袋用作防腐剂的三聚磷酸钠。执法人员当场没收了该加工点的加工工具和现场的猪大肠,并依法将其取缔。

  这些“毒”大肠都流向了何方?据加工者讲,经过简单清洗的生猪大肠大部分销往幸福十二村的农贸市场,每天能卖100斤左右;而加工煮熟的猪大肠则放在环海农贸城的一个肉食店摊点上散卖,每天能卖五六十斤。

  加工者“打游击”

  “黑”豆腐点又开张

  本月25日,芝罘区卫生防疫站曾根据群众举报,在市区幸福十四村捣毁了一个非法生产豆腐的窝点。

  而昨天上午10点半左右,当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再次来到该生产窝点时,发现脏乱的环境依旧,简陋的设施依旧,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依旧。唯一有所变化的,是当时平房里储存的十几麻袋豆子如今只剩下了四袋。

  一名正在忙活的加工人员认出执法人员后,慌忙跳窗户逃逸。记者在现场看到,加工场所的墙壁长满霉斑,还七零八落地挂着蜘蛛网,地面上流淌着溢出的豆浆。已经加工好的豆腐皮就在这种环境中挂在两根锈迹斑斑的铁管上晾晒。上次检查时,用来泡衣服和豆子的大塑料盆,这次竟又泡起了海带丝。

  现场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加工窝点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加工条件根本不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被依法查处后,该豆腐加工窝点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又购买了加工工具继续生产。从现场的生产情况和豆子的减少数量来看,“这几天的生产量还是很大的”。对这种屡教不改的非法加工者,执法人员表示将依法予以严惩。

  救人还是害人?脏下脚料加工药品

  到达幸福八村防护林旁的这处肠衣非法加工点时,已接近正午。还未进门,一股熏人的腥臭味便让工作人员和记者感到窒息。走进工作间,令人作呕的生产场景让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感到震惊:

  地上锈着厚厚的一层油垢,用来加工肠衣的猪肠堆满地,几个未戴手套的工人正在对猪肠子进行刮油和洗刷。屋内遍地是刮下来的猪肠下脚料和脏物,更不堪入目的是,数根十几厘米长的蛔虫躺在地面的脏水中。隔壁的发酵池更是臭气冲天,漂满了脏物。据该加工点的业主称,生产的肠衣都运到了外地,具体用途则摇头不知。

  执法人员发现,该加工点的两个生产车间通过一个走廊连接起来,成箱的猪小肠在一个车间被加工成肠衣,肠粘膜则被单独取出来,运送到另外一个简易车间。原来,剔下来的肠粘膜被他们用来生产一种叫做“肝素钠”的药物。这里的车间主任说,只知道“肝素钠”是种药,这里生产的只是半成品,还要送到南京进行深加工。而该加工点业主则称不知道“肝素钠”为何物,在执法人员的再三追问下,才称是一种化工原料,具体用途也是“不知道”。经查,“肝素钠”是提取自肠粘膜的抗凝血药物,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用于防治血栓形成。但是面对如此脏乱的生产环境,无法想象生产出来的“肝素钠”如何入药,如何治愈病痛。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的执法人员以该加工店“未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私自加工销售肠衣、8名从业人员均无健康合格证、加工场所未铺瓷砖、无更衣室”等理由将其依法取缔。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由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增,市民对“黑心”食品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为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卫生安全,芝罘区卫生防疫站开通了举报电话:2975001。消费者如发现“黑心”食品加工点,可拨打该电话进行举报。记者高伟通讯员陈红兵

  记者点评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生产经营者把这句话铭刻在心时,“黑心”食品将不复存在。人们在咀嚼美味的同时,也会品尝到安心。

  食品,何时“黑心”变安心

  一天的时间不长,却足以撩开事物的一角,瞥其真意。

  记者这次跟随执法人员查处“黑心”食品,笔意有尽,无法将所见至真描述。然而一天下来,留在记者心头的除了一幕幕令人作呕的画面,更多的是震惊、沉痛和担忧。震惊的,是非法食品加工点的生产条件之恶劣;沉痛的,是非法食品生产者的良知之淡漠;担忧的,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那些还不曾被查处的“黑心”食品加工窝点,正随时随地侵害着我们的家人、朋友,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健康。

  “黑心”食品,一直是消费者反应强烈的问题,也是颇受政府、媒体关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它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历来重视,

卫生部门也将其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区防疫站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测。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非法食品加工窝点时时“死灰复燃”,“黑心”食品在市场上屡打不禁。打击的力度再大,只要有利可图,总会有人违背基本的道德,去做这些可能危及生命的交易。

  “商业诚信”,是一种我们呼喊了很久,却始终没能真正归位的可贵品质。防疫部门和媒体频频接到的举报电话,是消费者对于市场上食品卫生的一种监督,更是一种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不信任。如果“商业诚信”远离市场,远离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视野,那执法部门只能陷入频频接到举报、频频查处整治的尴尬境地,永无宁日。

  打击“黑心”食品,净化食品卫生环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担当。执法部门一方面要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要通力配合,阻断“黑心”食品的地下购销网络,彻底铲除其滋生的土壤。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本着“诚信经营”的基本法则,光明正大地挣良心钱。而我们普通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坚决抵制“黑心”食品,使“黑心”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得而诛之”。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把这句话铭刻在心时,“黑心”食品将不复存在,人们在咀嚼美味的同时,也会品尝到安心。高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7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