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消费税调整给企业带来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14:12 中国消费网

  编者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调整了白酒、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几个税目税率。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将如何改变相关行业企业生产成本?如何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本报记者重点采访了此次消费税税率调整影响较大的白酒、汽车轮胎和化妆品企业,希望广大读者与我们共同关注、共同探讨。

  加速轮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消费税下调给我们的斜交轮胎生产降低了成本,带来了利益,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增加斜交轮胎产量,我们的战略方向仍然是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逐步减少斜交轮胎产量。因为这是世界轮胎行业发展的大势。”谈起消费税下调是否会给企业战略带来变化,青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直奔主题。

  3月21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进行调整。其中斜交轮胎的税率从原来的10%降到了3%,子午线轮胎继续实行免税政策,本次调整将从4月1日起开始执行。“我们的斜交轮胎比重目前占到55%以上,因此,消费税下调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但收益最大的是子午胎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中小轮胎企业。”

  斜交轮胎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近两年国际市场上胶价一直不断上涨,3年涨了3倍,其中去年1年每吨就涨了6000元左右,现在生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1万至2.2万元/吨,很多以生产斜交胎为主的中小轮胎生产企业的生存已经受到了威胁,有的企业只能选择减产或是停产。

  汪海认为,此次斜交轮胎税率的大幅度调整无疑有益于轮胎企业继续维持斜交胎生产规模,改变前期受制于成本压力而大幅压缩或者暂停斜交胎生产项目的现状。应该说这是国家根据当前胶价高企、斜交胎生产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状做出的适时政策调整。事实上,很多以生产斜交胎为主的中小轮胎企业是很多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此次税率调整还对国产胶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国内许多子午胎企业都是引进“倍耐力”技术,国产胶在子午胎生产原料中所占份额很小,现在国产胶主要使用于斜交胎生产中。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后,斜交胎生产利润会提升,企业斜交胎生产开工率会有所增加,这会直接促进对国产胶的消费。

  “当然政策也有双刃性。这两年由于成本高企、消费税高等原因,一些轮胎小企业亏损倒闭,现在降低消费税率有可能加剧轮胎业的恶性竞争,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战。”汪海分析道:“根据2005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斜交胎属于限制和淘汰类项目,不是轮胎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因此,企业应该利用好降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有利影响,通过技术挖潜和管理挖潜完善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结构上,要加速向高附加值的子午胎、高档轿车轮胎等方向发展。”文/本报记者 刘成

  增强中低端

化妆品市场竞争

  “免消费税好是好,可也让我们压力增大。”这是记者在国家财政部近日公布将取消

护肤护发品8%消费税后,采访国内化妆品企业听到最多的声音。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加剧行业格局变化。

  针对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宝洁、联合利华和欧莱雅等纷纷表示,新政策对行业是好消息,但都表示护肤护发用品价格不会因此而降低。

  专家认为,取消8%消费税这一新政策对护肤护发品生产企业是个整体利好消息,将对大众化妆品牌深度开发市场产生极大帮助,尤其给外资品牌下一步进军农村市场带来利好消息。在取消8%消费税后,外资护肤护发品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大大增加,可以把这部分利润投入到中低端市场竞争中。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助理张红雨认为,外资化妆品品牌深耕农村市场,将加剧国内化妆品市场竞争。采访中,一些本土护肤护发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了同样的担忧。对于定位于中低端的美发护肤品来说,取消消费税可能引发新一轮市场格局变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本土品牌在农村市场的渠道和知名度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骆燮龙近日在广州美博会举行期间告诉记者,当前美容化妆品行业正在发生激烈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本土美容化妆品业的基本以民间资本为主,但却形成了这个领域如今的一个特点:“散”。这对于3500家化妆品企业、1000亿元产值的国内美容化妆品行业来说,已经成为软肋,要想保持本土美容化妆品的行业地位,急需大资本的介入。

  据广州迪创公司资深化妆品营销策划总监许善文先生介绍,取消8%消费税后,加大了洋品牌冲击中低端市场的实力,也相应加大了本土护肤护发企业的压力。面对洋品牌的冲击,本土化妆品企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人脉优势和灵活营销策略,尤其在中低端市场,本土化妆品业对渠道环境、消费者形态熟悉,营销策略相比洋品牌更灵活。文/本报记者 张建军

  有利大型白酒生产企业减负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此次政策调整调整了白酒从价税:取消差别税率,粮食白酒税率下调5%;而此前一直被呼吁取消的从量税依然按每500克(毫升)0.5元征收。对于此次消费税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税率属于微调,但毕竟让大部分企业都从中获益。

  “虽然这次白酒从价税下调幅度不大,从量税也没取消,但毕竟政策是向着减轻大型白酒生产企业负担的方向发展。”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了谨慎的乐观。

  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下调5%的从价税是个利好消息。他算了一笔账:以古井目前30多亿元的年销售额来计算,企业能够多留下1亿多元的利润。王效金表示,目前,不同的企业对于税率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高档酒由于利润空间大,因此承受的能力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古井将在推出年份酒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高档产品;另外,古井也将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白酒产品,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农村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税改维持从量税不变的目的之一是要扶持优质白酒企业,淘汰部分劣质白酒产能,但从目前来看,由于许多地方的小酒厂是当地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受到地方保护,如有些地方小酒厂实行“包税制”,不管实际销量多大,只要缴够目标税额就行。因此,这类小酒厂对税收政策不敏感。而大型白酒企业只能严格按照实际销量缴税,造成了税负上的不公平。(编辑:李旭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