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湾畔的滨海古园公墓一名“老外”格外扎眼。这位名叫鲁道夫·查特的德国商人,已经是第二次来到申城墓园“踩点”。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在中国推广新型金字塔式节地殡葬。
工程师出身的鲁道夫受埃及金字塔启发,发明了金字塔形式的殡葬。“节约土地”是鲁道夫设计塔葬的首要考虑,他介绍说,这一产品根据大小可分6—11层,以6层为例,底
层占地5米见方,每条边有11格,最上层一格,一共121格。每格可以为一个小家庭盛放3—4盒骨灰,共可盛放400个骨灰盒。和同样数目的墓穴相比,塔式殡葬可以节省约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
这个塔葬产品还可以更为灵活地购买位置。客户不必一次性买下数十年的位置,倘若客户只付了5年的钱,到第6年这个格子里的骨灰盒会通过内部系统下放到地下室永久保存,空下来的格子可以再度出售,空间的循环使用进一步减少了对土地的实际占用。
对于这一新模式,不少专业人士担心国人难以接受。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安放在地面上都很难接受,何况是悬在空中?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塔式殡葬还可能出现这样的尴尬情形:到上层格子祭扫的市民可能会踩着下层格子上去,这会伤害祭扫下层格子市民的感情。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朱金龙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殡葬中的80%是墓葬,10%为壁葬,海葬只占1%强。对于金字塔式节地殡葬,市民现在的确可能难以接受。
不过,近两年节约土地的呼声较高,鲁道夫的设计外观和结构都比较精致,在节约土地上有一些效果。因此,殡葬中心会考虑使用他的设计,在有积极性的公墓先推出一些相关设施。“推广可能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编辑:谭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