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海市消保委的数据显示,数码产品维修难、装修中价格欺诈、商家发售消费卡后人去楼空、电视直销名不副实、婚庆公司婚车现场罢工等五大行业是去年的投诉热点。针对这些热点,相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措施(《东方早报》3月13日)。
其实,这次上海市消保委所公布的五大消费投诉热点,不仅是在上海,就是在国内其它地方,或多或少地也是当地的消费投诉热点。不难看到的是,人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多
年来的市场状况,就能轻而易举地从中发现一个特征,即市场消费热点,往往也是消费者的难点,是投诉热点。拿上述的数码产品维修难、装修公司价格欺诈为例,这些产品与服务是不少地方的市场热点,但也是消费者权益屡屡受害,并不能得到有效执法保护的市场行业。
当一个或多个市场行业,在多年的时间内持续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可同时又是消费难点的同时,消费者是否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些市场热点存在早已不是一天二天了,消费者的投诉也成热点了,那这些市场热点同时又是消费难点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如此市场现状,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日常市场监管工作的缺陷。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为何平时不严加监管、把工作做在前面,使侵权行为一再而再而三发生,并成为消费者的投诉热点。其中问题值得相关部门好好反思。
从以往的执法情况看,人们同样也不难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相关执法机关往往是把对有关侵权案件的查处当成绩公布的,这也许不能算错;可是,如果执法机关在公布这些工作成绩之时,同时又是这些案件所涉行业成投诉热点时,这是否还能算作是真正的执法成绩?在相关案件查处与消费者受害之间,到底是把具体案件数量查处当工作成绩好,还是把对消费者有效保护当成绩更好。这同样是有关执法机关应该认真思考的行政理念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从市场热点同时是消费难点的事实看,还是从案件查处和消费权益保护的有效性关系看,相关行政执法机关都有必要对执法机制予以反思,要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现有投诉热点是否与自身工作不足也有一定关系。要警惕!
(稿源:红网)
(作者:周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