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维) 根据前进策略和零点调查最新发布的《中国公众医疗服务指数报告》,中国医疗服务指数最新得分为65.80,这说明公众对中国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评价不算高,医院资源配置改善不明显、医疗服务广告的行政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医疗服务”的差异化服务方向不明确是其中三个最主要的问题。
不同性质医院缺乏差异性
报告显示,公众对“收费高”和“服务态度差”普遍不满,医院存在以药养医、变相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治疗等等违规医疗服务行为,使得公开医疗服务价格变成了表面形式。报告指出,医疗卫生事业行政水平的提升是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调查显示,不同性质医院服务内容与诊治疾病的差异化特征仍然不大,在“身体检查”项目上彼此之间的比重没有明显区别,特别在“打预防针”项目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比例仍然很高。
医院认为普通疾病都可以由基层医院来解决,但百姓往往不论大病小病都一窝蜂挤到大医院,“人满为患”势必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
调查结果表明从百姓去不同级别医院的看病情况来看,“轻重缓急”的服务差异化是不够充分的。三级医院与一、二级在“身体检查”项目上的比重也是相当接近,只有在“健康咨询”项目中,一、二级的比重比三级医院有所增加。在“整形美容”项目中,三级医院明显高于一级的比重。一般性的“身体检查”、“整形美容”等可以商业化的内容应尽早从三级医院分离。
医疗服务广告不可“一刀切”
调查表明电视、报刊杂志是获取医疗服务的信息主要来源。提升医疗服务广告的行政管理水平刻不容缓。解决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该正视传统媒体对于医疗服务传播的重大作用,管理医疗服务的广告必须更加严格而不宜“一刀切”。
公众对各种医院要求不同
报告显示,公众对于三级医院比较注重知名度和医院环境,对二级医院则注重服务水平和设备的先进性,而对于一级医院更注重服务态度和治疗费用。对于级别高的医院期望比较集中在硬件,对级别较低的医院体现在“服务态度”。医疗管理需因势利导。
另一方面,从本次调查可看出前往“公营综合医院”的患者群体最复杂,没有明显的收入经济背景影响,但在选择“中外合资”医疗服务机构时收入或教育高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背景趋向,而倾向选择附近诊所的多为收入或教育程度较低的病患者,说明公众具有不同认知与服务层级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