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50年未进行大修,颐和园长廊的漏雨问题已侵扰到长廊彩画的健康。昨天,一项针对长廊屋顶的维修工程———“换瓦”宣告开始。颐和园公园管理处建设部负责人说,这是长廊屋顶50年来第一次大修,瓦面布瓦的样式将在修缮后恢复为传统工艺的清水屋面。
为了保护彩画,换瓦工程将赶在6月中旬雨季到来前全面完成。公园对外表示,长廊换瓦不影响全园的游览,仅对长廊进行封闭施工。
老瓦只能保留20%颐和园公园管理处建设部刘主任介绍,长廊沿线树木生长过密,树枝扫瓦,日积月累就造成长廊屋面斑驳,瓦件松动,屋面泥灰酥裂,因此在雨季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漏雨,对彩画的保护极为不利。
在施工现场,长廊的木结构框架连同彩画被一些软质材料包裹起来,四周搭上了一圈脚手架。刘主任说,包裹可以防止施工中磕碰造成硬伤,要是赶上下雨,这身装备也相当于给彩画穿上了“雨衣”。
工地之内,工人们正在对刚刚卸下的瓦片逐一进行检查,一些瓦片正在接受打磨。据了解,预计只能有20%的老瓦会被保留,其余部分都将被按照传统工艺制成的新瓦取代。刘主任表示,经过专家9次论证,颐和园最终确定重新布瓦,恢复清水屋面,重现瓦面历史原貌。清水屋面与现在的屋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少了外面的一层麻刀灰包裹。
“疏松”椽子将被替换被摘除了瓦片的长廊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一根根椽子就像一根根肋骨。可是这些肋骨中很多都患上“骨质疏松”,刘主任随便抠了一根椽子的木料,一大块糟朽的木头就掉下来。刘主任说,此次修缮的另一内容就是添配檐头部位缺失的猫头、滴子,对一些糟朽的古建配件进行更换。
■链接
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后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重建。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19.5米,共273间,自东向西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以排云门为中心,分为东西两段。在两边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西部终端为石丈亭。(编辑: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