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2006年3·15:消费与环境 > 正文
 

厨卫电器鱼龙混杂藏杀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13:11 南方日报

  2006年,有人说将是中国结婚率最高的一年,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证明,那就是才进入三月,各大商场就推出了厨卫电器节。而众多卖场与商家都一致认为,今年“五一”将是结婚的高峰期,新人们要在这之前装修新房,就会买厨卫家电。

  热水器、抽油烟机、燃气灶、消毒碗柜等构成了厨卫电器的最主要部分。可是市场上欧式的、中式的、免拆洗的、大功率的、进口的、合资的,众多产品使人眼花缭乱,无法辨
别优劣。不少人只能凭品牌知名度和广告去选择商品,有的人甚至以为买价格贵的就错不了。但是,厨卫产品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整个厨卫电器市场是暗藏杀机,因此,谨慎选购、安全使用是关键。

  祸首:行业无标准

  近几年,中国厨卫业发展很快,光是以“厨卫公司”注册的家电品牌与家居品牌就有1000家左右,如果加上房地产业的几千家装修公司,现在打厨卫牌的企业就更多了。

  厨卫设备市场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首先是价格,目前整体厨房产品的价格在5000元—1万元之间,这比普通装修费用高出好几倍,消费者在心理上一般很难接受。虽然整体厨房产品领域开始出现价格竞争的趋势,但价格的降低幅度仍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据记者了解,消费者对整体厨房的要求差异显著,但都对其价格的透明度感到疑惑。在计价方式以及价目明细不能得到消费者信任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整体厨房的购买欲望就降低了。

  其次就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不节能、不环保甚至是质量低下的厨卫电器仍然充斥着市场。另一方面橱柜的质量不过关,选用的材料不环保、防火安全系数低。再次是“李逵绕着李鬼走”,经常能发现一些装修游击队与小家电安装公司,凭着几把简单的工具,敲敲打打地就弄出个整体厨卫,尽管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但由于价格便宜而大受欢迎,生产水平高的厂家反而出现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行业标准的缺乏。中国厨卫业主要是由燃气灶、抽油烟机、热水器等三大核心产业组成,所以有专家认为厨卫业的标准必须是这三大核心产业标准与橱柜装修标准的系统集成。以热水器环保安全、健身技术标准,燃气灶低氮环保标准,抽油烟机自动清洗标准,厨卫业的配套标准四大因素为核心。业内人士认为,厨卫家电行业已到了必须规范的时候,至于要建立什么样的标准却仍需商榷,因为厨卫业是一个让人“看不透”的奇怪的行业。

  帮凶:使用不安全

  如果说行业混乱造成消费者选购时上当,那么非安全使用,则给消费者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以热水器为例,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对直排式热水器的抽查结果显示,合格率还不足40%,其安全装置的合格率不足60%。目前,热水器的价格大战方兴未艾,在纷繁复杂的价格面前,有些消费者忽略了质量第一的原则,贪图价格低廉,却忽视了厂家有可能对产品关键构件的“注水”。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教育,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已经认识到,应该到正规的家电连锁销售企业去购买质量有保证的品牌产品。

  但是,安全隐患还是存在着,事故仍时有发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据记者了解,许多消费者在第一次购买厨卫产品时会对质量、品牌考虑再三,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其实这在安全使用上是一大误区。大家都知道食品有保质期,却很少有消费者知道家电产品也有安全使用期限,超过期限使用也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就拿电热水器来说,一般电热水器产品在安全使用期限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随着元器件的老化、结垢的增加、被腐蚀面积的扩大,漏电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现在家庭一般都使用贮水式电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胆及加热管长期浸泡在热水之中。含有各种矿物质的水加热到60℃以上极易结成水垢,所以加热管通电加热时表面结成的水垢,导致热量散发不出,从而容易造成加热管表面爆裂损坏,导致内胆中的水带电。而内胆内壁与水接触后发生氧化腐蚀作用,最终导致内胆漏水,使得整台电热水器报废。除了镁棒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出现漏电外,镁棒在通电加热时表面由于结出水垢,导致加热效果变差,加热时间加长,用电量飙升。所以,从电费的节省和安全两个方面考虑,消费者还要注意镁棒的更换。

  而燃气热水器也并不是绝对安全的。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热水器,由于老化、无稳压装置等原因,造成回火、熄火、暴燃、暴鸣等,造成燃气泄漏,产生大量废气,极易引发

安全事故

  本版撰文 陈志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