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十五”,不平凡的成就。面向未来,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发展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新华社记者日前约请有关权威人士,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对的形势进行了点评。
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社会公平问题凸现
按较低标准算:农村贫困人口26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近2000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和政策上的收入分配调整,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感受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最困难的那部分人群。现阶段促进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既要考虑“结果公平”,重点还是要放在“机会公平”。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能源消费总量:2000年13亿吨标准煤;2004年近20亿吨。
刘世锦表示,大家都认为我国生产并出口某些高耗能产品不合理,但仔细观察,电价太低,地价太低,治理污染的费用变成了企业利润,加上出口退税,怎么能不生产和出口?创建节约型社会,建立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是当务之急。关键是让价格起作用。今年起,我国将实施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这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城乡差距仍在拉大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0年2.8:1,2004年3.2:1。
中央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城市发展再快,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就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不单纯是多拿出几个钱的事,更重要的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从思想认识到工作部署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市场主体活力焕发体制障碍亟待突破
增加值: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60%。
刘世锦认为,如果说以前的中国改革是以“破”为主,那么“深水区”改革则以“立”为主,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包括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科学发展的微观基础;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对外开放领域拓宽外部压力明显加大
对外贸易总额:中国跻身世界三强,但外贸依存度接近70%。
刘世锦强调,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必须放到扩大内需上来。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方针。利用外需的重点要放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持续提高外贸的质量和效益上来。着眼于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位置的提升,吸引外资政策应当更加明确地将重点放在技术引入、传播和创新上。
科学技术实力提升创新能力成为瓶颈
世界排名:中国GDP排位前移,科技创新能力中等偏下。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中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依托自身特定的国情,适应自身的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科技发展方向和道路,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和工程专项。另外,还要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区域分工正在形成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人均GDP:2004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44%、38%和73%。
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说,“十一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亮点”,是按功能区划分来界定不同地区经济开发程度,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
群众参政热情提高民主政治有待发展
立法:5年立法百余件,平均每个月都有一两部新的法律诞生。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我国还要大力推进社区民主、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等城乡基层民主,以多种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社会结构变化深刻管理面临崭新课题
3个“过亿”:1亿多网民,1亿多农民工,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郑必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要求。“十一五”时期加快建设和谐社会,要按照24字要求,结合现阶段特点,选准正确的切入点,稳步加以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包括解决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群众最恼火的问题等等,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廉政建设取得进展反贪肃贿任务艰巨
反腐败:2005年共有13名省(部)级干部受到党纪处分。
郑必坚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反腐败斗争,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编辑:谭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