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添新绿
安徽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编者按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和试验田,安徽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现在,安徽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他们的尝试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是推进我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我国在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失时机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应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早春二月,安徽长丰县水湖镇670多公顷大棚草莓鲜红诱人。在种植大户丁前方的草莓地,一间红砖瓦房里面满满当当摆的电脑、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品。他告诉记者:“标准化的种植使我们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点击一下,就可以知道草莓害了什么病,缺的什么肥,该施哪些药。”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安徽省18个县(市)启动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建设以来,共建立各类核心示范区(片)250多个,辐射带动标准化种植基地71万公顷,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9200多万只(头),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6万多公顷。各基地县在推广应用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一批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截至2004年,18个县(市)蔬菜农残平均合格率均在96%以上,畜产品“瘦肉精”与水产品氯霉素基本无检出。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还促进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翻开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史,你会发现,“安徽”两字异常耀眼。从“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到正在深入推进的农村综合改革,敢为人先的5000万安徽农民将改革一步步引向深入。改革春风渐次染绿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这点点翠绿中,却注入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几年来,安徽省质量技监局围绕《安徽省主导农产品出口备忘录》的实施,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和标准化示范区,制修订省农业地方标准500项,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农业种苗、生产、加工管理和包装储运流通等环节,形成较为配套齐全、促进全省农业发展的地方农业标准体系;其次是全面完成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2005年度省地方标准制订计划,到2005年末,已完成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等 51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的审批、发布 ;已有22项标准通过了审定,还有40多项标准待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到年底,可以超额完成制定100项农业地方标准的任务;同时,在已建立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数据库网络查询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数据库的维护及更新,已新收集翻译了两万多条欧盟标准和技术法规补充到数据库中。初步建成了农业标准化信息平台,包括农业标准化动态、农业标准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查询、农产品技术贸易措施预警系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系统、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供求平台、农产品贸易、认证和检验检疫、农业标准化论坛等内容,已通过安徽金质网和省农网实现网上查询服务。
据了解, 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突出抓好《安徽省主导农产品出口备忘录》各项工作的落实,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安徽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围绕该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水果、蔬菜、优质粮、优质油、畜牧、渔业、茶叶、棉花、中草药、茧丝绸)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以优质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为龙头,以其他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主体的,包括以种苗(种畜)、栽培(养殖)、分级、包装、贮藏、保鲜为农业生产、加工各阶段所需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内的该省农业标准体系。
“安徽是农业大省,有5000多万农民,质量技监工作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献智,近年来,我们以《安徽省主导农产品出口备忘录》落实工作,为农民兄弟办了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安徽省质量技监局局长张万宽高兴地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