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闻有成
一家让特困人员全面享受“超低价医疗服务”的医院的成立,给郑州市1.8万低收入者带来了福音。河南郑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的超低价医疗济困医院,有效缓解弱势群体的医疗困难,赢得了社会和病人的赞誉。
“郑州低收入病人有了低价医院”
2002年8月1日,郑州市城市低收入人群定点医院的牌子,挂在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这家具有公益和福利性质的超低价医疗服务济困机构运行3年多来,门诊各科检查、药品、住院优惠共计2325785.69元,已有23000多人次的低收入人员在这里享受到优惠治疗。
张更显的妻子刘琪因患小儿麻痹症从小落下腿部残疾,他俩有一个正上学的9岁孩子,每月靠领取400多元最低生活保障金支撑着家庭生活。去年张更显腹部长了一个囊肿,走了几家医院打听,做手术都得要1000多元。多年来,一家人只能望“医”兴叹。
根据民政部门调查统计,郑州市有1.8万多名像张更显一样的低收入人员,平均月收入只有220元,远远低于郑州职工人均月收入860元左右的标准,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很低。低收入人员一旦患病就可能出现小病拖延、大病致贫的状况。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特困职工就医的措施,如对持有特困职工证明的患者就医时医院给予优惠政策等。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帮困救济市场机制,低收入人群及特困职工就医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针对这一难题,郑州市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建立起超低价医疗济困医院,以无偿服务的成本价向郑州市市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医院资金80%由郑州市财政补偿,余下的20%由定点医院承担,探索出一条让健康与低收入群体同行的医疗服务济困之路。
低价钱摆脱了“吃饭还是吃药”的困境
郑州市副市长高建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生活贫困群体仅有最低生活保障线是不够的,医疗援助恐怕是重中之重,要帮助他们解决就医困难。”
据测算,郑州市低收入人员每月220元的生活保障金,每天平均可使用生活开支不足10元,除去基本生活开支,每月只有很少一部分可支付医疗费用。而做一项普通的B超检查也要二三十元,更别说动刀输血进行多项检查的大病。这就使低收入人群走入“吃饭还是吃药”的两难境地。
现在纳入郑州市超低价医疗服务济困对象的是郑州市区内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低收入人群及优抚对象,即家庭人均每月收入低于220元的城市居民,其就诊适应范围主要为医保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享受优惠的人员资格,由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等共同认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要持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到各区民政部门办理并领取“郑州市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卡”。看病的时候,需要持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身份证(或学生证)和医疗卡,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每个低保人员一个自然年度内享受的优惠标准累计在5000元以内。
记者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随机采访了在这里住院治疗的病号。家住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的低收入患者陈苹,今年55岁,5年前患双肾结石、右肾中度积水,因家境贫穷,治不起病。去年8月19日听广播介绍,住进了这家医院。临床大夫王炜鹏告诉记者,由于陈苹拖延了病情,造成手术出血量大,肾盂狭窄,取石难度增大。我们和请来的知名专家为她做了8个多小时的手术,再过几天即可出院。她的丈夫田朝英对记者说:“其他医院都说要花7000元,在这里总共才用了2000元。”
低收入人员在这里就医究竟能省多少钱?记者了解到,按照郑州市卫生局、郑州市物价局等部门的有关规定,低收入人员执行以下优惠政策:
免费项目如挂号费、诊查费、床位费、院内会诊费(院外会诊费除外);优惠50%、40%、35%的项目包括医学影像、超声检查、核医学、检验、血型与血配、病理检查及其他综合性医疗服务类和各类临床诊疗类。
按此标准,原价300元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低保病人优惠50%后只收费150元,心脏彩超则由原价120元降为60元。心电图优惠价格也从102元减到了66.3元。
从资金补偿机制上保障运行畅通
超低价医疗济困医院以无偿服务的成本价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可靠的基本医疗服务,如何保证特困者就医顺利、花费少,同时又可有效监督医院不亏空财政,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呢?
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陈德宇告诉记者,郑州市专门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要求卫生、民政、工会、物价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对济困机构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
为使这一济困机构健康运行与发展,郑州市从资金补偿机制上为济困事业注入活力。经卫生局、财政局审核确认,由市财政补偿80%,按季度核算支付,其余部分医院自理。
超低价医疗济困医院,在有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还需要依托一所规模适中的综合性医院。这个医院必须要有良好的医患基础,在技术水平、人员配备上,都能够确保病人及时有效得到救治。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负责人李生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立超低价医疗服务济困机构,由于医院自身要承担20%的支出负担,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和个人利益受到一定程度损失。对此,我们会教育医务人员不计个人得失,满腔热忱为低收入群体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