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进入近视防治市场切勿短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09:04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陶慧 

  据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统计:目前中国学生近视发病率高达60%,中小学生近视率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居世界首位。因近视致盲人数达30万人。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近视防治市场。不过,记者调查后发现,面对这个近视防治的市场机会,很多企业却患上了“近视”,目光短浅,只求短期利益。要想在近视防治市场上长期掘金,还要找准市场切入点。

  产品多为昙花一现

  纵观现在市场上的各类近视防治产品,可谓品种齐全。按治疗手段分,有针灸疗法、电磁疗法、药物疗法及混合疗法,每类下面又细分成若干小类,比如药物治疗又可分内服和外贴。名目繁多的产品,让近视防治市场看起来很“繁荣”,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多数产品的生命力都很短,如昙花一现。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据东华大学屈光学教授刘伟中向记者介绍,现在全球范围内除了近视矫正手术外,还没有找到一种能根治近视的药物及仪器。所以企业如果将产品定位于治疗甚至根治近视,其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肯定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丧失信任,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对整个近视防治产品行业失去信任。消费者的认可与依赖程度,决定着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就注定了很多近视治疗产品没有持续生存的外在市场动力,只能昙花一现获取短期利润。

  市场开发存在“近视”

  引发人类近视的因素无外乎遗传和环境。随着现代人近距离用眼频率的急剧攀升,人们日常用眼环境成为导致近视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学生课业负担趋重和电脑的普及,加速了近视人群的不断扩大。

  刘伟中介绍,上海市在1949年~1999年的50年间,近视发病率从4.9%升为50%。但在1966年~1970年间,发病率是处于下降趋势的,那时学生的学业负担近乎为零,不用天天盯着书本,大大降低了近距离用眼的频率。这也证实了防止近视眼应从防止近距离用眼,降低近距离用眼的危害入手。

  记者对市场上近视防治的产品调查后发现,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以舒缓视力疲劳为主,这表明厂商在进行市场开发时,并没有立足于治疗近视的根本——减少近距离用眼,改良眼睛的屈光度。这就是目前近视防治市场开发上存在的“短视”问题。即厂商及研发人员,不能准确地看清市场发展的趋势及未开发空间,同时被短期获利的景象蒙蔽。

  “降低近距离用眼危害”有商机

  刘伟中教授认为,目前在改良眼睛屈光度的产品中,只有角膜塑形镜的疗效比较显著。其治疗机理是通过硬性隐性眼镜附着在眼球表面,形成压力,使得晶状体形状改变,调节眼睛的屈光度。但是降低近距离用眼危害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比较少见。

  其实降低近距离用眼危害可以通过将眼睛的望近态改为望远态来实现。望远是眼睛的主要功能,所以望远态是令人舒服且对眼睛有益的用眼状态。如果想减少近距离用眼,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观看近距离事物时,也能让眼睛处于望远态。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个别基于此卖点的产品出现。它们共同的原理都是让眼睛尽可能处于望远态,以此降低眼睛处于望近态的频率,从而减少近距离用眼对眼睛造成的不适导致近视度数的增长。

  机会提示:

  立足于降低近距离用眼频率和改良眼睛屈光度的产品将是近视防治市场上的新宠,并且有着长期获利的可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