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间人士春宴百丐 到餐馆吃年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 08:51 中国消费网 | |||||||||
核心提示 繁华的街道上挂满了大红灯笼,路上的人们露出了笑意,视野里越来越多的红色提示着人们,春节要到了,要过年了。 在举家团圆的时候,大街小巷里还徘徊着一个乞讨为生甚至无家可归的流浪群体。
经多日筹划,1月24日晚上,深圳的“作秀大王”比特组织了一个晚宴,在一家湘菜馆里,100多名乞丐吃了一顿年夜饭。 这是国内第一次由社会力量组织的、针对乞讨人员的关爱式年夜饭。昨日,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对此评价说,深圳此次的活动已经将市民个体对个体的施舍,发展到集合社会力量向整个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的层面,已经体现了社会力量在主动救助方面的尝试。 关爱乞讨人员有助于社会稳定,民政部救助站管理处副处长张齐安认为让贫困、需要帮助的人员感到社会的温暖,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这正是国家提倡的”。 深圳民间人士春宴百丐 “作秀大王”比特自费请乞讨人员吃年夜饭,民政部官员称此举为国内首次,国家提倡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1月24日晚,在深圳市商业圈华强北的一家湘菜馆里,11桌120余名男女老少的聚餐引起众人关注--他们衣着破烂、头发零乱、肢体残障,虽然桌上菜肴并不是山珍海味,但他们还是脸带笑容大快朵颐。这是一群以乞讨为业甚至以乞讨为生的流浪人员,他们赴宴是受比特之邀。 乞丐们惴惴不安入座 1月24日晚6时30分,这家湘菜馆二楼靠里的半个大厅里,摆放着11张桌子。 餐馆门口,记者见乞讨人员三三两两找来,有的已年逾八旬头发花白、有的才七八岁一瘸一拐;有的行动方便、有的拄着拐棍摇着轮椅;有的衣衫破烂、有的趿着凉鞋。 记者注意到,不管是三两个前来还是单独赶到,找到这家餐馆时,他们均驻足观望一会,并小心翼翼地询问餐馆门口迎宾小姐“是这里请我们吃饭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们才小心地拾阶而上,来到二楼。 餐馆热闹的场景显然令他们有些不安,这些乞讨人员四处张望,一时不知所措。一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陈姓老大爷刚走到二楼楼梯口,就小声地问同来的一位阿婆说:“不是这里吧,这么多人啊?” “来,来,坐嘛。”比特请来帮忙的工作人员招呼着乞讨人员。乞讨人员落座前都四处张望,几人注意到靠墙摆放着一尊毛主席半身像时,都说:“这应该是湘菜馆吧,味道好。”落座后,有的乞丐嗑着桌上的瓜子,与同桌的乞丐们相互聊了起来,有说老家事,有说深圳天气变化太大冷,还有说今晚聚餐之不易。 当晚6时50分许,11张餐桌已经坐满人,记者粗略统计,前来聚餐的乞丐约120人,男女各半。 每桌十菜一汤酒水齐全 当晚7时,工作人员观望四周,站上过道中间的一个凳子,面朝乞丐们大声说了一句:“今晚请你们过个年,这次聚餐很不容易,大家高不高兴?好,高兴就好,那就好好地吃一顿。服务员,上菜。” 随即,服务员忙碌起来,纷纷给每一张桌子上菜。记者注意到每张饭桌都事先放好一瓶白酒,五瓶啤酒和一碟花生米,先期落座的乞丐已有部分开启啤酒,吃着花生米。 服务员端来第一个菜“原汁炖鸡”尚未放下时,乞丐们早已执起筷子,一些小孩甚至站了起来。 “吃吧,吃吧,来,来。”虽然有些急不可耐,但同一桌的乞丐们却仍互相招呼着他人,呷着啤酒,好几名男性乞丐都说“不错不错”之语。一时,气氛甚是热闹。 7时35分许,“菜全上齐了。”一名服务员站在一个柱子前,手持圆珠笔朝一张菜单上划上最后一个“钩”。记者看到这张菜单上最后的一“钩”画在“酸菜粉皮”上,共有10菜一汤,包括清蒸鲩鱼、农家小炒肉、清炒土豆丝、番茄蛋汤等等。服务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在短短半个小时就已上完所点的菜,是因为此前早已定妥,只要一开饭,厨师就会集中做他们的菜,尽快上菜。 席间,记者看见每桌上,抽烟的乞丐都会给同桌的其他人轮流发烟,聊天说笑,气氛很是热烈也很温暖。一名来自安徽的中年男性乞丐说:“平时,大家都认识,只是分别在各个不同的地段讨钱,没有这个机会。” 餐馆经理称,这10菜一汤一共200元,加上酒水,每桌将近300元。 流浪歌手献歌引人落泪 当晚7时20分许,主持人大声说道:“各位,虽然请你们吃饭的老板不在,但他仍想得很周到,请来了歌手,给大家这个联欢宴助助兴。”虽得台下应和,但正埋头就餐的乞丐们掌声并不热烈。 “我也是一名流浪人员,今晚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唱几首歌。”身着牛仔衣服的年轻歌手说完后,引起台下的一阵欢呼。或因音响没有调好,或因歌手有些紧张,更或因乞丐们过于认真就餐,流浪歌手的第一首《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直到陆续唱完两首后,似乎已经酒足饭饱的乞丐们才注视着歌手,停下手中筷子,纷纷转过身子,认真地听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因人声嘈杂,记者未注意到歌手为何唱起第二遍《外面的世界》,而此次却令听者动容,好几位年纪较轻的乞丐都翕动嘴唇、和着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一位坐在邻近大厅中间的乞丐泪眼汪汪,不时手抹眼角。她告诉记者,她来自河南驻马店,因家里水灾,父母久病她一直照顾着,38岁尚未结婚,三个月前父母双双去世,自己在老家无依无靠,在出来乞讨的老乡带动下,一个月前来到深圳。 当记者对其身上有别于其他乞丐脏乱破烂的衣着感到惊奇时,她说:“这都是爸妈在世时的衣服,我这个年纪,手脚好好出去乞讨别人不会给钱的,我只是帮着两位有残废的老人照看生活,他们将讨来的东西分一些给我。”交谈中,她称自己也很想找到一个工作,但实在是因为没有文化,加上刚来深圳一个月,情况不熟悉,身边认识的老乡全都是乞丐,“他们帮不上这个忙。” 对于这首歌,她说老家邻居有一盒歌带,里面有这首歌,经常播放听得也会唱了,原来在家时只是觉得歌词写得好,但到了这边后,再次听到这首歌后,“想到自己,我听着听着就难控制。” 一桌至少上了四大桶米饭 晚宴期间,记者注意到最忙乎的当属餐馆服务员了,她们除了上菜外来到各桌前次数最多的则是端饭。 “那一桌,我都上了五大桶米饭了。”一位服务员笑指靠近过道的一桌说。据其介绍,因是湖南餐馆,很有地域特色,桌椅都是与农家别无二致,均是略为粗糙的木制结构,连盛饭的器皿都是用木头做成的桶,“这一桶米饭能装六七碗饭,基本上每桌都上了四大桶。” “今晚是我三年来吃得好的一次。”同样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张大爷年纪59岁,但四向张扬的胡子却已花白,蓝色外套略显破烂甚至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好久没喝了啊。”记者看到,与其一桌的共有12人,包括一个小孩在内5男7女,但只其一人喝白酒,与同桌人说话期间,他一人喝掉了三分之一度数达52度的白酒,他称其原来在老家时一次能喝8两,他甚至些许自嘲地说:“我慢慢喝,喝不完,我带回去喝。”他称,他家有三个儿子,均已成家,但因地处偏僻的农村每户人家赚钱很少,有一部分家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三年前就离家乞讨一直在深圳,虽一天十几块钱的改入,仍比老家强。 与其同桌的小薛今年17岁,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智障。当记者坐近时,他以为记者就是请他们吃饭的老板,身着黄色布衫的他歪歪扭扭地站起,冲记者喊了一句:“大哥,谢谢你啊。”说完,继续扒拉着碗里的一块鱼。当记者声明并非请吃饭的老板时,坐其一旁的小薛父亲称,其爱人仍在河南老家,他因身无一技之长来到深圳行乞为业,因不放心儿子,带上儿子,对于当晚的宴请,他连声表示感谢:“谢谢老板啊,这样的老板真是好人呐,我从未遇见过这样帮助我们乞丐的老板。”他一番话引来了同桌十几人对宴请老板的一致赞许,甚至有几位将赞扬的话语说得很拔高很神圣。 聚餐乞丐每人10元红包 当晚7时50分许,仍有乞丐陆续到来,加上之前本报记者一路带来曾一度走失的乞丐,使原本预订的餐馆位置倍显局促,主持人只好安排他们见缝插针地就座。 但此时,晚宴将毕,菜已剩不多。两位阿婆手持筷子在只剩骨架的鱼身上翻找,她们将鸡汤倒进自己碗中,前后吃了两碗米饭,自言虽已迟到,但她们吃得很好也很饱。当其准备离去时,转身看桌上剩下的花生米而迟疑不决,记者上前告诉她们可以带走,其中一位阿婆从怀中掏出一个塑料袋,将碟子里的一把花生米全部倒进并揣进怀中。 晚宴已毕,两名乞丐代表走上前台,表达他们对请客吃饭老板的谢意和敬意。一位姓王用浓重的河南口音激动地说:“这顿饭,让我们也在异地他乡感受到了被关爱的温暖,大家鼓掌谢谢老板。”一时掌声雷动,场面甚是感人。此后,酒足饭饱的乞丐们相扶相携,踽踽离去。 当两位阿婆随着他人走到楼梯口时,又被叫住,并与其余一些走在后面的十几位乞丐折了回来。此时,听见主持人挽留他们合影留念,“现在,你们吃好了,我代表老板给你们发新年红包,每个红包10块钱,祝你们来年身体健康。”随即从怀中掏出一把红包,分发给这十几位乞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主持人称,因为来就餐的人数大大超过预订的百名而且还有少数并非乞丐的人员混入,准备的红包有限,如果在就餐人员全在时派发,担心场面会引起骚乱,“出于谨慎,大部分的红包已经让乞丐代表带走,让他去分发,这样会安全一些。” 据记者了解,进入餐馆前集中在华强北振华路口的百余乞丐,以及陆续赶来的乞丐和越聚越多的围观市民,引来了大批警员的注意,比特也因此被带至派出所接受询问。当晚9时,比特告知警员,他只是宴请这些流浪在外的乞丐吃一次年饭后,事态平息。但作为晚宴的组织者,对于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百般请来的乞丐聚餐场景,他深表遗憾。 宴请艰辛 宴请百丐餐馆难找 比特联系五家餐馆均被拒,最后谎称宴请打工人员才落订 宴请乞丐这一想法,比特称早在两个月前就已萌生,两个月以来他一直为此奔波。 “其实,我来深圳虽有多时,但也是一个流浪人员。”比特称在与几名乞丐聊天时,对于他们渴望能过上一个好年的想法深受触动,“眼见春节已近,深圳新年气息日见浓厚,但流浪街头的乞丐们却因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我突然想请他们吃个饭。” 每拉一乞丐赴宴奖2元 想法一提出,虽有几名乞丐表示赞许,但均对比特的能力表示怀疑。“因为他们都知道我没钱,我只好说有一个老板想做善事,委托我来帮他完成这个心愿,他们就相信了。”比特这样解释,并答允如果他们每个人能请来一名乞丐,就可以得到2元的奖赏。 这几名乞丐表现积极,月余时间就称人数已凑齐。于是,比特制作了详细的《关于“邀请百名乞丐免费吃年饭”的说明》材料,向乞丐分发。记者见这份《说明》上写着:凡是不回家过年留在深圳乞讨的男女老少病残乞丐均可,计划安排200人(20桌)先到酒店的前100人都可以拿到一个不少于10元的红包。即使如此,比特仍对届时赴宴乞丐的人数表示担心,因此他又到华强北向每名乞丐详细说明,并留下乞丐代表老徐的电话,直至说定届时准时赴宴。 联系餐馆比特伤透脑筋 虽有良好心愿,但联系餐馆却令比特伤透脑筋。 1月16日起,因考虑到华强北地段的行乞人员较为集中,比特准备将晚宴餐馆定于此处,但联系了5家餐馆均遭拒绝。对此,比特表示理解,“说实话,有些乞丐的确太脏,如果与餐馆其他客人一同进餐,可能会令他们不舒服。”虽然如此,但比特仍然四处联系,直到1月20日才敲定一家刚开张不久的湘菜馆,但此次比特对餐馆经理说就餐人员是一些打工人员,并预交了订金。 1月24日当晚,这家餐馆经理告诉记者,她开始不知道宴请的是乞丐,只知是打工人员,“但我看订位的人语句中有些迟疑,我想肯定是一些特殊群体,不过当时想最为可能的就是一些捡破烂的,但没想到是乞丐,话说回来,就算知道是乞丐,我们也会接待的,因为既然有人请他们吃饭,算是善心,那么我们接待了,也算是善心吧。” 乞丐太多宴请一波三折 1月24日下午5时,本报记者获知此消息后,赶到华强北,但见振兴路口一群乞丐或坐或蹲地围聚路口,引来路人的驻足观望。 但约定时间已过半小时,宴请仍没开始,焦急神态涌上一些乞丐脸上,一些乞丐开始议论是不是骗人的。对此,比特说:“来的人太多了,甚至还有一些并非乞丐混迹其中,我准备的红包也不够,怕引发事端,只好先等等。” 恰在此时,福田公安分局的多名警员赶到,看到比特被乞丐围着,不时询问他发生何事。“我担心会惊了乞丐们,一直没告诉民警。”民警见比特一直不停地接听手机,但又不透露具体何事,于当晚7时许将其带至派出所问询。“还好我事先有安排,请来我的助手以及几个朋友帮忙,让他们先让乞丐代表疏散乞丐,并一拨一拨地带他们前往餐馆。”比特说:“后来,我将实话告诉了警察,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我所说是实话后,就放了我。”但此时已是晚上9时40多分了,晚宴早已结束。 乞丐故事 老李头:这顿年夜饭终究没吃上 老李头是从安徽来深圳才1个多月的老乞丐,过完年就74岁了,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他的脸洗得干干净净,穿的蓝布褂也很整齐。 据老李头介绍,他有两个儿子,现在孙子都长大了,孩子成家后,他和老伴就自己单过。因为今年家乡的庄稼淹了水,粮食不够吃,老李头只好丢下老伴,跑来深圳想跟几年前那样捡点破烂,来了之后发现,自己身体不好,捡不过年轻人,只好当起了乞丐,和十几个乞丐老乡在清水河租了间房子住,至今他都没跟家人说自己是在做乞丐,因为这在家乡是“丢人的事”。 在深圳的春节,老李头根本没打算怎么过。俗话说,“乞丐过年也要歇3天”,但老李头只想趁着春节人多多讨点钱,一天也不歇。年夜饭准备免了,因此听说有免费年夜饭吃,就特意从清水河一路赶到了华强北,可是从5点一直等到6点多,仍然没有人领他去吃饭的地方,老李就着急了,看到有乞丐陆续离开,他跑到记者面前问:这年饭是不是吃不上了?记者一再向他保证能吃上,但要等等,实在吃不上,记者呆会给他买包子吃。 可是当宴会在7点左右开始时,记者却在华强北连找两圈也没找到老李头。也许老李头以为,这其实只是一场骗局,连带着对记者的失望,空着肚子走了。 瘸子老尹:想着过年难受不如不想 瘸子老尹是个开朗的中年乞丐,虽然瘸了一条腿,但还是担负起了赡养多病的老母、供儿子上高中的责任。 从1998年开始,老尹每年都到深圳来“讨生活”,老婆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伺弄着几亩庄稼,农忙时瘸子老尹就回去帮帮忙,连带着也顺便把春节没一起过的日子补回来,不过那时就“没那个气氛了”。 在河南农村,过年的风俗是在年前蒸很多馒头、包子。老尹家穷,春节时才能去割点肉,但不敢割多了,就2斤,还要赶着肥的割,好回去炸点油出来,多半的肉则留着包饺子。瘸子老尹晃晃悠悠提着2斤肉回家,灶上一炒菜,满屋子全是肉香味。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高兴的,瘸子老尹记得孩子还小时,大年三十贴春联和包饺子,起床后就吃饺子,然后贴窗花,孩子最爱跟在奶奶的屁股后头抢着贴,尽管日子艰难,不过很温暖。 但瘸子老尹已经几年不知过年的滋味了,每年春节,他都和别的老乡一样不回家,也就无所谓年不年的,还和平时一样凑合着下点面,顶多打个蛋。“你要心里想着在过年呢,那心里就不好受了,不如不想。”瘸子老尹说着,苦涩地笑了。 (编辑:谭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