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奢侈品消费大国 消费主义耗损中国的发展资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1:20 新华网

  新华社近日的报道说,据统计,有500万中国人想买豪华车。2005年中国成为了路虎、捷豹、宝马等豪华车品牌在全球增长最快或最好的市场。这则消息无疑透露出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中国正在提前迈入奢侈品消费的大国。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测,至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年销售额将达115亿美元,其规模仅次于日本。

  如何来看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现象?首先应该肯定,无论何种生产方式,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消费水平的提高正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因此,在资源和生产力许可的范围内,适度追求高消费,完全是可以的。

  另外,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过去的奢侈品将转化为居民的必需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奢侈品转化成必需品的速度,体现了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水平提高的快慢。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中国的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上。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收入非常不平衡,如果只看到人均数字而看不到人均背后所掩盖的贫富悬殊,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北京市为例,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线。在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过度高消费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家庭负债消费。因为在高收入人群消费效应的带动下,一般中等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也会出于非理性的冲动而消费,当他们的支付能力不足以应付他们的消费时,就会出现负债消费的情况。据统计,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在115%。

  虽然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居民的家庭负债都是不可避免的,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负债消费意味着人们看好未来经济发展,但是,我们的GDP毕竟才刚刚迈上人均1000美元的门槛,且还不说与中国传统的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相违背。

  中国的高消费特别是负债消费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晚期才逐渐兴起的,分析其原因,既有当时国家为了启动内需,鼓励居民进行消费所致;也有银行对个人信贷的资信、支付能力的审查不严格,客观上鼓励了居民的信贷消费。另外,中国城市居民的个人信贷消费主要还是

房地产,所以地产商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和巨额利润,也是迫使居民必须负债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提,这就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全球化的核心意识形态,消费主义首先是从意识上,然后从经济上将中产阶级分离出去,成为世界的中产阶级。所以,跨国资本一旦占据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就将中国的市场从内部转移出去,变成了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成了全球新兴消费主义和世界奢侈品开拓的新天地。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博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当代消费社会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生产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在后者中,消费行为是依据人的真实需求而作出的行为选择,但在前者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的关系会背离得越来越远,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并驱动人的行为选择,从而有可能使消费成为一种非理性的狂欢,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

  博德里亚的上述看法正在中国得到印证。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一个特点即是,我们尚处于奢侈品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消费心态仍以“显示身份”为主。消费者往往追求最新、最流行的商品,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

  尽管许多人看好未来,且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适度负债消费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国的负债消费群体中,有相当多其实是尚不完全具备消费实力的“负翁”。而且,从长期来看,家庭高负债能够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也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存在一个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美国有这套体系,所以它的高负债消费至今没出什么大问题。但中国不同,我们无论是国民的收入水平,还是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全社会的公共教育体系和信用制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保障体系正在建立之中,社会信用体系更是不完善,缺乏家庭高负债的基础,故而消费者在承受债务能力方面比起欧美国家来要弱得多。

  另外,对银行和社会来说,如果大中城市出现大量因无法还贷而无家可归的人,那么,银行可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安定也可能受到影响。因为房屋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它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虽然居民抵押的房产理论上可以收回拍卖,但由于人的生存权大于财产权,更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可以肯定,大量房屋是收不回来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个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消费主义的盛行会在国家还未壮大时就过早消耗掉继续发展的资本。

  总之,片面抑制消费,在如今这个时代是不应该而且也完全做不到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必要从国家层面节制过度消费。因为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就是对未来经济隐患的控制。(邓聿文)

  来源:

人民网-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