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华南隐现气荒 > 正文
 

直面液化气垄断 发改委重拳难重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9:10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杨未宏 北京报道

  近日,为应对中国华南等地出现的液化气价格大幅上涨局面,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液化气涨价要设定最高限价。明令液化气生产企业不得擅自提高价格;并要求各地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及时介入,依法进行临时价格干预。

  “液化气又涨价了,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一笔负担。”——CIEN记者在网上浏览时发现类似的帖子充斥各大网站。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液化气的价格浮动触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受国际石油价格连续上涨的影响,作为石油副产品液化气的价格,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一路猛涨,连创历史新高。

  春节将至,稳定液化气价格、保证市场供应已成为相关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据CIEN记者调查,在正规的液化气供应站,持北京市煤气供应本的是40元/罐,无本的是70元/罐;散落街头的一些供气点也是浮动价格各异,部分点还存在着重量严重不足乃至以次充好的现象。

  CIEN记者在随机抽调数10位北京市民调查后发现,过半人表示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仍将以烧液化气为“主”,在烧水、煲汤时则选择用电;部分则表示弃用液化气改用蜂窝煤,一些小餐馆老板则向CIEN记者诉苦,称饭馆每天最少需用一罐气,天然气的涨价导致成本增加,经营状况有苦难言。瓶装液化气经销商则称,液化气销售价格的上涨现状是:出厂价是“一天一个价”,加上其他综合费用,利润空间并不大,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不少郊区液化气站生意冷淡。

  在厂家、商家和普通消费者的价格“食物链”中,厂家的效益“蒸蒸日上”,商家在保本经营,处于末端的消费者,则承担了液化气涨价的大部分成本。

  液化气的价格涨落事关千家万户的家庭生活,业内人士指出,液化气作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物资,又是实行市场调价的商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气价调控的监管。

  对放开液化气销售价格的地区,发改委在2005年年末的《关于加强液化气价格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制定液化气价格上涨应急预案,以便于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的及时介入,依法进行临时价格干预,采取控制流通环节差价率、规定最高限价、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制度等措施,以稳定市场价格。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发改委限价政策的出台并未缓解国内液化气供应紧张状况。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手段调控价格,在当前气源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下,调控措施显得较为滞后且作用有限,液化石油气涨价的势头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抑制。

  针对已波及全国众多省市的液化气涨价风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近日表示,缓解液化气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改革现行定价机制,“与其加强管理不如逐步放开”,同时对低收人群实施“燃料费补贴”制度。

  此间观察家认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液化气市场价格的调控和监管,督促公有垄断性行业和企业加强道德自律,强化价格听证会制度和功能,采取切实的政策和措施,彻底打破液化气市场的寡头垄断行为,允许市场健康、有序地自由竞争。

小调查
华南隐现气荒
1.从2006年1月中旬开始,华南各地的瓶装煤气价格开始全线飙升。您认为瓶装气价格上涨对你影响大么:
影响很大
影响不大
无所谓
2.您认为当前环境下天然气价格还会一直涨上去么:
会涨
不会涨
不好说
3.您认为涨价是解决目前华南各地气荒的唯一方法么:

不是
说不清
4.您认为目前天然气价格是否合理的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

不是
说不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