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不限制农民工进城”背后的考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10:07 中国消费网

  据1月17日《新京报》报道,“我是世界上面临问题最多的市长。”昨天,在北京市政协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座谈会上,市长王岐山说,北京不能限制农民工进入,北京也离不开农民工,北京农村人均收入就是河北省的城镇人均收入,农民工在北京干点什么都比在老家强。而“十一五”规划草案提出,北京未来五年的人口目标控制在1600万。

  农民工在各地受到的户籍、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排斥是公开的“秘密”,我能看到的
一个政府对于农民工的不排斥态度,一般停留在县、区级别,就一个省级地方政府而言,公开表示“不能限制农民工进入”,是不多见的,它既表现了一个地方政府的理性,也表现了中国社会在迈向和谐社会时的文化认同的增进。我们有理由为其鼓掌。

  不过,在表示欣慰之余,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王岐山的另一句话:“每次一想到地铁里那么多的人,我都会很紧张。”市长说自己紧张无疑是一种内心压力的释放,这样的紧张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以这次会的情况来说,报道中提到,“委员们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企业发展、住房补贴、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有位女委员还提到,北京市的厕所在规划上不合理,数量上也达不到要求。另外,在个别地方的公共厕所还出现了‘禁止民工入内’的字样。委员们认为,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与

和谐社会不协调的。”这样的问题搁谁身上能不感到巨大的压力?单就市长的前后两句话而言,也形象地表达出北京这座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两难。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们的努力。出于一个城市应具有的“良心”,硬性限制农民工自由进城务工是不恰当的做法;另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与农民工涌入城市,也会给整个城市的交通、建设和管理等等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这一点来说又要求引入农民工也必须理性和有节制。城市的管理者不能唯心地对这种进城务工的“自由化”找出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控制。

  我觉得,在这样的时候,考验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或一个城市管理者的良心,而是更高要求的城市管理的科学程度。而要保证这样的科学程度,以北京的一己之力要完成,是非常困难的,一旦城市的“能力”有限,下意识地做出某种不利于外地人的调整,那么必然遭到巨大的反对力。

  问题还是要解决在源头——对于提供进城务工人员的地方而言,有必要和北京进行“会商”(前提是北京愿意与之谈),通过“会商”,使问题的解决成为共同的使命,而不至于压在一个城市的肩上,造成被动。另外,提供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也有责任替北京等城市着想,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前途分析”,使得进城成为理性的、有规律的行为,而不是乱糟糟的,所有的问题都由北京扛,这样,王岐山市长或许就不会感到矛盾了。(编辑:盛秀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