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全面气荒隐现华南 > 正文
 

价格严重倒挂 12省市液化气大幅涨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09:40 中国消费网

  国家有关部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稳定液化气市场价格

  国内众多城市近来出现液化气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外液化气价格严重倒挂,进口商不愿进口,导致供求紧张,价格上扬。

  ■广东进口液化气已占80%以上

  据了解,液化气全称是液化石油气(LPG),是炼油过程中的伴生副产品。过去液化气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生活燃料,现随着“西气东输”和替代能源的发展,大城市虽然已基本改用天然气,但液化气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原料,大批中小城市液化气消费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液化气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

  国内液化气需求增长而产能不足,液化气供应相当一部分要依赖进口。据统计,近年来国内液化气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4.6%,上升到2003年的31%,目前已超过1/3。尤其在华东、华南等地,进口液化气已超过60%,广东占到80%以上,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超过60%。

  ■进口液化气涨价是主因

  “由于液化气进口比例逐年增大,而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导致进口液化气价格大幅上扬,给国内液化气市场供应带来直接影响。”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一位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

  2006年1月份国际液化气进口到岸成本价已达6300元/吨至6500元/吨;而国内液化气定价仍比照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形成价格倒挂严重,国内液化气生产和销售企业特别是民营生产销售商失去积极性,由此导致市场供求吃紧。

  ■两大石化巨头开足马力

  新华社驻各地记者发来的消息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广东、海南、广西、

福建、上海、江苏、山东、河南、辽宁、陕西、重庆、西藏等全国12个省市区出现液化气供应紧张,液化气价格大幅度上涨。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稳定液化气市场价格。

  据了解,在目前全国液化气市场供应总体构成中,有1/3来自中国石化,1/3来自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和社会炼厂,另有1/3依靠进口。然而,与成品油供应不同的是,液化气和润滑油一样,作为我国较早放开的石油石化产品,其供应主体已经实现市场化,液化气终端市场主要由民营经销商掌控,而保障市场供应的主要责任也因此不像成品油那样由国有大企业承担。

  尽管如此,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一致表示,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两家最大的液化气生产供应商,他们将为稳定国内液化气市场供应竭尽全力,一方面开足马力组织液化气生产;另一方面在价格上严格按照当地物价部门规定执行。

  据了解,中国石化去年下半年月均产量比上半年增加3万吨,去年12月份单月产量达到74万吨,大大超过月均产量。今年1月份,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液化气产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业界观点

  液化气价格应处平衡期

  2005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价位波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能同步上涨,使炼油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现象。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经销分公司副经理李忠光介绍,目前国际原油与国内成品油每吨价格相差1000元左右。为了保证供应,金陵石化2005年加工原油1070万吨,稳定了江浙市场,但企业亏损达到12亿元。2006年1月,加工原油103万吨,亏损达2亿元。

  李忠光说,液化气价格自去年以来不断上涨,但不代表2006年全年的行情。2006年液化气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从宏观走势分析,整个原油市场将在高价位运行,今后不可能再回到每桶20美元的水平。但就国内市场来看,随着天然气资源的涌入和原油加工量的增长,液化气价格应该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时期。2005年,南京市每吨液化气的价格大约上涨了1000元左右,预计2006年价格涨幅不会相差太大。

  关键词

  液化气中准价

  南京市物价局价格法规处处长陈仁斌介绍,南京市零售液化气价格标准执行的是物价局制定的中准价。目前的中准价为5.5元/公斤,零售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15%。按照中准价,14.5公斤的瓶装液化气,最高零售价为91.7元/瓶。

  中准价的制定是参照零售企业的原料成本、经营费用和一定比例的利润计算出来的。目前导致液化气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是批发市场的价格不受物价局控制。南京市液化气的主要批发商是扬子石化和金陵石化。这两家企业的液化气批发价都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记者调查

  人为炒作导致气价上涨?

  据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自去年12月上旬以来,该省液化石油气价格就不断上涨,屡创新高,大部分地区逼近甚至突破百元大关。

  广东省燃气协会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国际燃气价格持续上涨,那么气价也将随之飙升。这也意味着,春节期间,广东居民仍将感受到气价飙升。

  ■气价上涨属于价格异动现象

  按惯例,往年春节瓶装气价都会下跌,可是今年却出现了反常的上涨势头。广东省物价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庄振锡对此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近段时间气价上涨属于价格异动现象,除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外,国内市场上有人涉嫌投机炒作气价。该局已着手对此展开调查。

  那么因人为炒作导致气价上涨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记者向有关业内人士进行求证。

  据知情人透露,广东一些大型燃气企业都有储罐设备,当液化气生意黄金时节到来时,气商都会提前储存液化气。当天卖出的液化气,并不是当天从供应商手里买到的气源,而是此前的库存。因而,气商对于卖价有着重要的主导因素。而提前储备气源,等到市场供不应求时再高价卖出,其行为确实有投机炒作的嫌疑。

  另外,广东省气商有省内炼油厂、国外进口以及省外炼油厂等三个气源。其中广东省内广石化、茂名石化和湛江东兴三家炼油厂的供给占广州市场气源总额的12%;国外进口气源所占的市场份额是75%至80%;省外如大连石化等炼油厂占供气总量的7%至8%。由于气源来源不同,成本价格每天都有差别。可是,市场上气商的价格却基本保持一致。这会不会存在大型气商联盟集体炒作的可能呢?

  ■适当时机应推出政府限价令

  广东省物价部门已多次启动紧急平抑气价的干预措施。自去年12月23日就对液化石油气价格实行临时干预措施。该省物价局适度控制了液化石油气进口商的批发价和省内三大炼厂的出厂价,即从12月24日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全省六大液化气进口企业,需以12月23日的价格为基准,若提高其一级、二级批发价格,须向省物价局申报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提价。

  广东省燃气协会秘书长熊伟对政策明朗化持正面看法。他认为,这次省物价局出台了具体的差率,对市场未来走势有指导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气价上涨的现象给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有效科学地监管和调控气价。作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物资,又是实行市场调价的商品,要平抑气价的异常波动应调动多种有效手段,如应配备相关的储备、设置相关的资金,适当的时候应推出政府限价令。而这些有效手段目前有的还处于空白状态,政府应予以重视,加强相关调查研究,拟定应急对策。 (编辑:刘洋)

小调查
全面气荒隐现华南
1.从2006年1月中旬开始,华南各地的瓶装煤气价格开始全线飙升。您认为瓶装气价格上涨对你影响大么:
影响很大
影响不大
无所谓
2.您认为当前环境下天然气价格还会一直涨上去么:
会涨
不会涨
不好说
3.您认为涨价是解决目前华南各地气荒的唯一方法么:

不是
说不清
4.您认为目前天然气价格是否合理的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

不是
说不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42,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