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中消报记者调查发现医院CT检查过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9:01 中国消费网

  一段时间以来,福州市部分医院在未告知患者的情况下,给患者做CT增强扫描,引发的投诉增多。福州市消费者林万禄在福建省立医院做CT检查时,CT室预约窗口值班护士将医生开具的检查申请单“肺部平扫”改为“肺部增强扫描”,致使老林多花了近500元。日前,老林向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省立医院退还增强扫描的费用。在法院开庭前,省立医院主动提出和解,退还老林443元。而此前,本报以《武汉一患者质疑医院不告知》(详见本报2005年7月18日A2版)为题,报道了武汉一医院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为
患者做了CT增强,从而引发纠纷。这种纠纷为何会频频发生?医院为何在不告知的情况下为患者做增强扫描?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CT检查过滥收费猫腻多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大医院就诊存在CT检查过滥,诱导检查、增强检查、重复检测现象比较普遍。许多患者反映,到大医院就诊,好不容易排队到了,医生多半是先开出X透视、CT、核磁共振等一大堆检查申请单。有的患者头痛、头昏,医生未做任何处理,即写CT申请单,原因“不做CT,不好下药”。个别医生干脆将仪器检查当作就诊的先决条件。一些CT室出于部门利益考虑,擅自进行增强检查或以平扫不清楚为由,诱导患者进行增强检查。福州市消费者孙女士反映,她的小孩因咽喉痛到某医院就诊,医生开具CT检查单,平扫后,医生说,要增强检查才看得清。孙女士不相信,找中医诊治,结果只用几帖中药孩子的病就好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CT检查一般不给成像(出胶片),只出报告单。福建省立医院在CT报告单上备注,“本报告单仅供本院临床医师参考”,如果要成像得另行收费,有的成像收费非常高。更有些医院对患者在外院所做的CT结论不认可,要求重检,一位患者反映,他一个月内曾做了4次CT检查。

  造影剂也成为另一个收费黑洞。福建省物价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福建省省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中标明造影剂属“除外内容”,即可另行收费,且其收费标准不在《服务价格》所约束范围。造影剂收费由医院说了算,这便出现了一些医院造影剂费用大于CT检查费的现象。在许多医院,造影剂收费暗箱操作,用量多少,用的是国产还是进口的,患者无从知晓。事实上,造影剂有进口和国产之分,进口造影剂每100毫升300多元,国产造影剂每100毫升50元左右。福建省立医院CT室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只有进口造影剂,要增强扫描就得用进口造影剂。此外,造影剂有的按用量计费,有的按瓶计费,究竟用多少,用剩的怎么处理,患者不知情。

  福建省一家大型医院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CT作为现代化的诊断设备有自身的局限性,诊断符合率并不高。且此类检测设备有射线,对婴幼儿的发育、机体的免疫力及造血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重复检查会给患者造成放射线损伤。CT检查泛滥,不仅给国家财力造成浪费,也给病人带来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呼吁下调大型医疗物理检查收费标准

  一名业内人士称,类似CT这样的大型医疗物理仪器虽然成本高,但在大医院一般都是“人等机器”,满负荷运转很快就可收回成本。按人均每次收费400元计,一天30人次,扣去人工、水电、机器折旧等费用,一般3年就收回成本,以后就是净赚。而且相当部分的大型仪器是财政拨款购买,医院等于是纯赚。因此,非营利性大医院有能力将此类检查费用进行大幅降价。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卫生部新近印发了《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要按照“弥补合理成本、不营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从严核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配置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这些大型医用设备主要包括CT、PET-CT、核磁共振、γ刀等共10类。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价的时间表已经临近。(编辑:李旭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