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9%以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9:48 中国消费网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历史数据修订的结果,1979年至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原核算数提高了0.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从原先估算的8.8%提高到9%以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说,经济普查反映出来的GDP数据的变化是多年累积的结果。为保持GDP数据的历史可比性,按照国际惯
例,对2004年以前一定年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GDP历史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从8%平台跃至9%平台的年份从2003年提前到2002年,而2003年、2004年经济增长一直运行在10%平台。对2005年经济增长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历史数据修订前的预测值为9.4%,修订后的预测值为9.8%。这样,2001年至2005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从原先估算的8.8%提高到9%以上,而“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

  新闻解读

  为何修订已公布数据

  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修订的1993年至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历史数据,总体来看,GDP增长率都有所上调。短期内,GDP数据的集中调整引发了人们不少疑问。为什么要对已经公布的GDP数据进行修订?为什么主要进行的是上调?

  “这不是出尔反尔,而是随着基础资料的不断完善,GDP核算的结果更加准确,更加反映真实情况。”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指出。根据国际惯例,随着基础资料的不断完善,或者是计算方法和分类标准发生了变化,需要对GDP增长率进行修订。

  国家统计局的此次修订选择了国际上常用的趋势离差法。基本做法是:第一步,利用1992年核算数据和2004年年快报核算数计算出原有历史数据的趋势值;第二步,利用1992年核算数据和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2004年数据计算出新的历史数据的趋势值;第三步,计算1993年至2003年原有历史数据的趋势值和实际值的比例系数;第四步,利用上述比例系数调整新的历史数据趋势值,得到历史数据的修正值。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服务业一直存在着被低估的情况。通过拉网式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弥补了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的明显的漏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多了2.13万亿元。同时,挤掉了一些地区统计和核算中历史遗留的第二产业,特别是规模以下工业存在的“水分”。(编辑:石淼)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