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只为赚钱 各大医院热衷9800元天价CT检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9:04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本报记者 高学军 策划 韩东良 4000万元一台的设备,9800元一次的全身检查,20分钟之内,你可能被发现有早期肿瘤,也可能什么都发现不了。不过医生会告诉你:检查一下,你就安心了。这是一项正在全国兴起的医疗服务,南京各大医院也趋之若鹜。
即使将眼光局限于南京地区,医疗资源的配置失衡也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新年伊始,卫生部长高强接二连三地发出严控医疗规模盲目扩张的呼声。人们期待着政府之力尽快扼住那只无视社会责任的逐利之手。 【现场】 小伙子,你也做一个吧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新开的PET/CT中心,看上去每个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一位老者独自来到中心的前台预约登记,准备接受PET/CT全身检查。 他一边填写表格,一边主动跟接待的医生和旁观的人们介绍着这次检查的背景:“我本来想做一个7000多元的检查算了,可是我的家人劝我说,反正都花7000了,干脆做个9800的全身检查吧。” “我做了好几个检查,CT、核磁共振,好几项检查都没查出问题来,专家医生建议我来做个PET/CT,他说这样再检查不出问题来的话就可以安心了。” 这位老者自称是退休职工,看起来有60多岁了,但是身体很硬朗,精神也很好,说话声音洪亮,干脆利索。他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藏青色的大衣,腿上戴着骑摩托车用的那种防寒护具,似乎是骑着电动自行车来的。 没有人会怀疑他身体有病。但是,该医院对外宣传这台“亚太地区最先进的”设备时说,即使你在CT、核磁共振等仪器设备检查时没有发现异常,也不能说明你是健康的,说不定你的某个部位已经出现了肿瘤的“萌芽”,而这台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检查设备,它可以看到细胞的代谢异常,在肿瘤还处于“细胞内部基因失调”阶段即可“捕捉”到“蛛丝马迹”。 这种宣传似乎将人们置于这样一个困境:假如你不经过PET/CT检查,你就不能说是一个健康的人。 这位老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填完了表格,医生随即领着他去交费。大概是觉得记者在旁边问这问那一副挺感兴趣的样子,他一边跟着医生往门口走,一边回过头来,微笑着,大声对记者喊道:“小伙子,你也做一个吧!” 【仪器】 4000万一台,欢迎参观 这台机器对人们来说的确是一个新鲜的体验。在这个装修一新的PET/CT中心里,每个人都必须穿上蓝色的鞋套,防止把尘土带入。 当记者准备进去参观的时候,没有人阻拦。一个穿着得体坐在门边等人的中年女士很热心地指点着。 “鞋套在那边的桶里。” “从这里进去,走到最里面,左边就是。” 她兴奋地指点着。 她说她的“老头子”在里面检查:“是局部的,不是全身检查。” “老头子是离休干部。刚刚做过一个超声波检查,医生说太模糊了,看不清楚,让我们来这里做一个PET/CT。局部检查,收费680元。超声波检查花了300元。”她说。 从大厅里进入一道走廊,一直走到快到尽头的地方,左边是一个宽敞的大房间,一台灰白色的机器,就像一个扁盒子中间开了个圆洞,放在房子中央,跟整个房间的空间相比,显得并不大,让人觉得很突兀,似乎一台4000万的机器不该这么不起眼。 几个看上去是家属的人,正在七手八脚地把一个老人往一个长长的输送带上放。一个医生在旁边例行公事地指导着。 在旁边的一个房间里,两三个医生坐在显示器前面,透过玻璃,轻松地看着这边的情形。 记者凑上前去观察的时候,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轻松的气氛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虽然机器很昂贵,不过我们欢迎参观。 在机房对面的休息室里,一位老者正坐在椅子上等待着。他说他是来做CT的。 “我在这里住院,本来是要到那边去做检查的,看看里面恢复得怎么样了。但是那边说是CT坏了,一开始也没有人告诉我,害得我站在那里等了半天,后来才告诉我说到这边来检查。好像是坏了一星期了吧,还没有修好。” 【医生】 机器对癌症早期检出率超过90% 在PET/CT的大厅里,负责接待的是两个女士。其中的一个,从胸牌上的内容来看,是“主任医师”。这位主任医师用一种很职业的热情向记者介绍这台昂贵的机器。她说:“这台机器对于癌症的早期检出率超过90%。” 她随手拿出一份宣传资料送给记者,这份资料里,用普通CT和PET/CT两种检查的结果图片作对比,显示PET/CT的优势。 资料里这样写道:“定期PET/CT体检,可早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肿瘤病灶,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传统的检查方法由于灵敏度低、范围局限等缺陷常常导致误诊和漏诊。” “对于身体正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定期的PET/CT检查是必要的。”资料说。 据这位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每天前来预约做全身检查的人数已经达到5到6人。“只要我们服务好,顾客总会有的。” 她介绍,医院购买这台机器花了4000万元,装修又花了400万,这个环境跟其它医院相比是相当好的。 说到这个昂贵的价格,她表示,这个检查的成本很高,像上海、广州等地的价格,都在一万二三千,省人民医院的价格定在9800元,实际上是亏本的。 为什么亏本还要宣传让大家来做呢?对于这个问题,她这样回答:“当然是为了服务病人。” “可是有的专家认为国内引进这样的机器太多了。”记者说。 她说:“江苏也是一个大省,应该有这样的机器。以前有省里的老干部要做PET/CT,只能跑到山东去,有人就提出,江苏也应该引进。我们觉得江苏确实也有这个需要。” 由于检查费用高昂,PET/CT的检查没有被列入医保和公费医疗的范围之内。“我们在做检查之前都会跟检查者签订协议,里面说明这项检查是不能在医保内报销的。”这位主任医师说。 2005年12月11日,江苏省人民医院专门为这台机器举行了“开机典礼”,有多家媒体到场进行了报道。根据媒体报道,该医院院长黄峻现场表示,为了避免增加医疗负担,该院对PET/CT检查的指征“把关”非常严格,其总体原则是“不提倡、不推荐、不建议”,毕竟这一检查费用与大多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差距太大。 【数字】 日本城市没有的仪器我们有4台 在媒体的报道中,江苏省人民医院当天的开机典礼上,参加典礼的某江苏省权威核医学专家透露了一个信息,说南京要不了多久就会有4台PET/CT,苏、锡、常有的大医院也准备行动。而日本第四大城市名古屋目前尚无一台PET/CT。 “对于大医院竞相购买如此高档的医疗设备,有识之士忧虑地表示:医疗高尖设备是双刃剑,过度拥有会引发人们不愿看到的消极后果,加剧社会关注的‘看病贵’问题。” 这位专家认为,江苏是经济大省,又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高发区,适度拥有像PET/CT这样的高尖设备,对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江苏诊疗整体水平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像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拥有一两台PET/CT足够了,4台乃至更多显然没有必要。 报道援引“有识之士”的意见认为,在当前医疗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大型医疗设备非理性“膨胀”迫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力促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口”上,浪费卫生资源的现象应该坚决制止。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黄晓光副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医院之所以会积极投入巨资购买这种大型医疗设备,有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因为这种医疗设备能够带动医院的总体医疗业务,能够取得经济效益。 当江苏省人民医院购买了PET/CT之后,南京市另一家超大型医疗机构鼓楼医院和另外一家大型医院不甘落后,随后也购买了PET/CT。 根据PET/CT生产商发布的资料,2004年该生产商才在北京安装了国内第一台PET/CT,此后,这种昂贵的机器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落户,不断有媒体冒出这样的报道:“世界最先进的PET/CT落户某某城市。” 【事实】 只要有钱就可以提出来购买 据了解,在上海,一台PET/CT工作量大的一天也不过810例。江苏省人民医院PET/CT试运行3个月,共为11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平均每天3例左右。 有媒体引用有关专家的分析说,购买一台PET/CT要投入人民币近4000万元,南京如果出现多台PET/CT,首先资金投入就要过亿,而花大钱买来的设备如果“没饭吃”或“吃不饱”,则会引发两种消极后果:要么是高档医疗设备闲置浪费,要么是诱发“医疗高消费”,诱导患者作不必要的检查,结果必然会加剧社会反映强烈的“看病贵”。 江苏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处长沈婉兰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说,PET/CT的购买审批程序是,由使用者(医院)向市里提出申请,市里根据该市的医疗资源规划进行审批,如果审批通过则报省里审批,省里同样根据省的医疗资源规划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上报国家卫生部。南京的这几家地方医院购买PET/CT都是通过这个审批程序的。 对于南京地区PET/CT总量是否过多这个问题,沈婉兰没有正面回答。她表示,这个要根据地方的经济需求来看。 另外她说,这些医院购买PET/CT的资金,一般都是“拼盘子”的,也就是说,可能由政府投入一部分,医院自筹一部分。 黄晓光副教授认为,从2004年开始,国家已经加紧了对公立医院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控制。乙类的医疗设备像B超机需要省里批准,而像PET/CT这样的大型医疗设备则需要卫生部批准。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是,你只要有钱,你提出来要买就可以买。 黄晓光说,许多医院都是贷款购买这种大型医疗设备,加上亿元扩建的贷款,导致相当多的医院保持着较高的负债率。 他说,大医院的负债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另外,对于如何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问题,黄晓光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国家应该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对各医疗机构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如果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结果中相关疾病的检出率过低,则可以认为存在过度使用和滥用的嫌疑,就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不过黄晓光说,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国家的配套措施还不到位,这也是导致大型医疗设备泛滥和滥用的原因,也直接导致了检查费畸高。 【问题】 大型医院仍在不断扩张 除了大型医疗设备的泛滥,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大型医院扩张。 现在走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就有些像进入了迷宫一样。这个江苏省内最大的医院每天人满为患,每天有许多人在这个十几栋楼、数十部电梯构成的巨无霸医院中迷失方向。 据了解,现在这个医院每天的门诊量保持在6000多人,最多时突破8000人。 现在这个医院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据说该院在“十一五”期间的一大重任就是扩大医院的门急诊容量、增加医院的床位数,届时,该院的床位数将达到2500到3000张,几乎是现在的两倍。 而这个城市中的另一个巨无霸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也有一个“南扩工程”。该工程征地50亩,投资8个亿,将用3年时间完成,届时该院日均门急诊可容纳6000人次,床位数达到2000张。 这两个医院都在南京老城的中心,相距仅仅数公里,如果再加上这一地区的数个专科医院,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医疗资源的极度富集区。即使单从交通状况看,都很容易制造出一个“灾难”。 但是在与南京主城区一江之隔的浦口区,浦口医院门可罗雀,该医院的门诊楼里显得非常冷清,与城里的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 该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医院前面的部分房屋因为扩路正在拆迁,这可能是一个机遇,医院已经向政府申请土地,政府也口头答应了,至于资金的事儿,“还没有谈到这一步”。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浦口医院原来是老浦口区的区医院,现在老浦口区和江浦县合并之后,区里确定将浦口中心医院作为区里的重点医院进行扶持,而原来条件更好的浦口医院受到冷落。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浦口医院离南京主城区更近,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一部分附近的居民选择到城里的大医院看病,导致该医院业务流失不少。 “我们是在夹缝中生存。”这位工作人员说。 据媒体报道,南京市已经规划在几个郊区区县引进民营资本,设立数所三级医院,在浦口也有一所民营医院的规划。这对于浦口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 【视点】 国家将严控大设备和大医院 医疗资源布局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里明确提出,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七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 “建议”认为,全国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市,只有20%在农村。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群众患病在基层难以有效救治,要到城市大医院或外地诊疗,不仅造成城市大医院拥挤不堪,群众就医难,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2006年新年伊始,卫生部长高强连续发表关于医疗卫生改革的讲话。在1月7日的讲话中,高强明确表示,中国将严格限制公立医院利用贷款竞相购置大型先进设备和兴建豪华医疗场所,降低药品过高价格,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高强在当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作为“重大历史任务”,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有所突破。 他说,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精尖端技术和豪华设施条件。当前一些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严重,盲目扩大规模和追求经济效益,医药费用持续攀升,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将从严控制公立大型医院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控制医院擅自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抑制医疗规模盲目扩张。 “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不是限制医院采用高新技术,而是提高准入的门槛。高新技术疗效好但风险大,因此不具备能力的医院擅自使用取得不了良好效果。”高强说。 高强要求,各地市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同时,各地要清理和规范公立医院开办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和内容,用于特需医疗服务的病床数不得超过总床位数的10%,防止盲目扩大特需医疗服务规模,影响基本医疗服务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