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锁定培育新目标 提升行业竞争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17: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刚刚开局的2006年,各行业协会作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的引导者,对本行业今年名牌培育工作确定了怎样的发展规划?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促进全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日前,记者采访了其中几家行业协会的负责人。

  纺织工业:关注原料产品 提升品牌文化

  “今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中国名牌产品培育上,要向纺织服装原料类产品倾斜,因为原料创新是纺织工业创新的基础,是提高纺织产品质量水平、产品档次的关键。目前,我国纺织工业一些原料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相当水准,如我国自发生产的工程用吊装袋,已很好地服务了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同时,纺织工业协会还要加大棉毯、毛毯等这样一批发展快、出口量大的纺织产品的名牌培育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行业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品牌文化价值,增强全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面对记者采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一口气说出了上述打算。

  据悉,截至2005年底,中国纺织工业共拥有181个中国名牌产品,这些产品涉及服装、家纺、针织、棉纺原料等诸多领域,他们在引导行业自律、重视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从设计、款式和色彩等方面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2006年即将开展的中国名牌产品评选中,纺织行业中的毛巾、精纺呢绒、羊毛衫、男西装、彩棉等5类产品将进入复评之列。纵观这几类产品近3年的发展,不管是从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知名度等,他们均有上乘表现。下一步,协会将继续加大对这些产品的扶持力度,希望有更多的产品进入名牌方阵。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的生产量已占世界的1/3,出口量居世界的1/4,已成为全球纺织产业链和

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但我国作为全球纺织制造大国,真正能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品牌却少之又少。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贴牌生产国际各名牌产品上可以看出,眼下中国纺织业在打造品牌上并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然而众多纺织服装品牌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缺的不是加工制造技术,而是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对现代流通渠道的掌握。

  杨东辉说,基于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今年在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除关注具体的培育目标外,还将加大对全行业品牌文化的建设力度。协会已分别于去年11月和12月召开了《纺织工业品牌工作会议》和《中国纺织品牌文化高峰论坛》,并向全社会推荐了“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今年,协会还将继续开展以纺织品牌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各种活动,引导纺织企业重视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不断开创品牌文化建设新篇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多叫得响的国际知名品牌。

  橡胶行业:出台具体规划 着眼自主创新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协会已出台了《中国橡胶行业实施名牌战略的规划意见》,对“十一五”期间中国橡胶行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总体构想、培育目标、培育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十一五”期间,中国橡胶工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总体构想是:上水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着眼自主创新,着力思维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以节能、安全、环保的新产品代替老产品,求得效益最大化;经过5年努力,使橡胶行业主导产品都有自己的中国名牌,并形成一批强势企业,以此加速我国从橡胶大国向橡胶强国的迈进。基于此,2006年,协会将高强力输送带、

摩托车胎和安全套等3类产品作为中国名牌培育重点,力争这3类产品都能产生3~5个中国名牌产品。同时,把炭黑、钢丝帘线和胎圈钢丝、橡胶助剂、大型工程胎等列为名牌重点培育目标。

  据介绍,2004年、2005年中国橡胶行业先后有全钢子午胎、橡胶V带、专业旅游鞋等3类产品跻身中国名牌目录,全行业涌现出13个中国名牌产品,这些名牌产品在促进全行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走品牌发展之路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以全钢子午胎为例,该行业现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2004、2005年,这10个名牌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市场占有率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70%以上,产品质量优秀,并先后开发出了国际领先的先进产品,如无内胎全钢子午胎、宽基载重子午胎等,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鞠洪振说,目前,中国橡胶行业还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包括:企业多、小、散,还没有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强势企业;企业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引和创新,自主

知识产权技术还未占到主导地位;企业文化建设及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市场营销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橡胶行业协会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行业加大名牌战略实施力度: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引导企业兼并联合,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生产更多的名牌产品;在行业中开展质量授信、推荐品牌等自律活动,扩大品牌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以此规范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国内外展览、交流、培训等及时沟通国内外橡胶行业信息,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出口率。

  摩擦密封材料行业:瞄准主导产品 做足培育文章

  提到摩擦密封材料行业2006年的名牌实施规划,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常务理事长王耀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坚定地说,今年协会将继续在全行业主导产品———汽车刹车片上做名牌培育文章,争取该行业跻身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目录,以此实现摩擦密封材料行业中国名牌产品“零”突破。

  据悉,今年是汽车刹车片第5次为申报中国名牌产品而努力。

  王耀说,汽车刹车片作为一个与人们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安全产品,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家于2001年通过评价中国名牌产品、加速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以来,摩擦密封材料协会就通过会刊、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走名牌兴企之路,制定发展目标,围绕一个产品做大做强。为了促进国内汽车刹车片不断提高质量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2002年起,协会已连续4年着手该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前几年,该行业在规模、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市场集中度和出口比例等方面,与中国名牌产品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但经过努力,到2005年,国内汽车刹车片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表现为:企业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质量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全行业年产值已达30多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占到25%;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前10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1%;行业技术水平进步明显,自主研发技术凸现竞争优势。其中,去年2月和7月,分别有两家企业独自研发生产的刹车片产品打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为这两家世界最优秀的汽车厂商做配套,并且配套产品已从最开始的一种,扩大到正在研制的四五种。目前,欧洲和新加坡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商、伊朗汽车制造商等均纷纷表示了想与这两家国内企业进行合作的愿望。长期以来,国内制造的零部件产品很难打入欧美市场,国内汽车刹车片生产企业则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这也意味着,中国优秀刹车片产品制造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之平之列。

  下一步,协会将通过即将召开的理事会,加大对业内优秀企业的表彰,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扩大这些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此鼓励企业加大自有技术研发力度,加速品牌建设;同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今年6月将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摩擦密封技术交流会及产品展示会”,进行技术交流、产品及形象展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扩大产品出口。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