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车改革:一年减少开支近1800万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8:17 中国消费网 | |||||||||
江苏省南京市是从各区(县)的乡镇和涉农街道开始公车改革的。从2004年4月至今,已有12个区(县)92个乡镇机构完成车改。 社会对公车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疑问很多,比如车改具体怎么改,给公务员补贴多少?会不会造成给公务员变相涨工资?会不会有人把车补装入口袋,再找企业或利用单位小金库报销各种涉车费用?记者就此走访了南京市纪委和六合区瓜埠镇。
南京市车改办有关负责人说,该市参与车改的12个区(县)中,有11个区(县)采用货币化改革模式,只有1个县采用核定费用、租车使用的模式。所谓货币化改革就是单位不再配备公车,而是按职位高低、距离远近、工作量大小给公务员核发汽车补贴,按月发放。南京市建邺区2004年共支出公务交通费用354万元,车改后,2005年需要发放货币补贴227万元,减少支出127万元,下降35%。 当然,也有少数区(县)乡镇街道财政薄弱,原来车辆少,改革后也出现了用于交通补贴的支出,与原来的车辆费用持平甚至增长的情况。但总体上呈较大幅度下降。据南京市纪委统计,车改单位以往一年实际支出车辆总费用约6000万元,车改后的2004年总费用仅为4242万元,降低了32%。 南京市乡镇和涉农街道公务员交通费的发放是以在职、在编、在岗为前提,按干部级别、工作职责、距离远近等公务活动量来设定系数。 在确定补贴之前,南京市纪委作了大量的调研,走访了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部门、出租车运营商、驾驶员等相关人员。最后,他们以一辆价格15万元的小汽车每月实际消耗费用为基数,设计出补贴公式。公务交通补贴数=车辆消耗基数×公务活动占用量×(1+地理因素系数+购车因素系数+经济因素系数)。 车辆消耗基数由燃油费、保险费、养路费、维修年检费、停车费及过路过桥费、车辆折旧费等6项费用综合构成。地理因素系数为距离系数+辖区面积系数构成。 根据核算标准,一般乡镇党政正职(如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等)可获得每月1850元左右的车补,副职1500元左右,一般办事员最低每月补贴80元。最终,南京各区(县)乡党政一把手的车补,大致在每月1600元到2000元之间。 车改时,南京全市涉及车改的单位有车辆793辆。据不完全统计,到去年12月,南京车改后涉及车改单位的领导干部购买车辆已经达到960辆,现在还在增长。 南京市在完成乡镇和涉农街道车改后,已着手城区车改的准备。目前,玄武区所属的局委办已开始车改前的摸底工作。 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镇:12名镇领导9人买私车 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镇在江北的长江边,离南京城约有50公里。镇里原有公车3辆,一辆蓝鸟牌车,一辆普通桑塔纳车,还有一辆桑塔纳2000车。2004年车改后,领导自己出资购买了9辆私车。 镇领导以前乘坐的是蓝鸟车,车改后自己也买了辆蓝鸟车。办好手续后,他总共花了10多万元。现在,每天都自己开车或以其他方式上下班。 据瓜埠镇纪委郑小飞副书记介绍,现在瓜埠镇12名领导9辆车,1名女同志,还有1名年龄较大的领导和1名不会开车的领导没买车。9辆车平均每辆的价格在12万元左右,镇领导买普通桑塔纳的最多。 据了解,改革之初,最不愿改的是正职领导。因为,以前公车还是正职领导用得多。车改后,他们要自己开车上下班、参加公务活动等,投入精力比较多,压力也比以前大。由于油价上涨,再加上正职领导的工作量相对较大,花销也高,他们觉得补贴偏低。 郑小飞2005年1月买了辆富康,办齐牌照等共花了10万多元。他感觉有车后方便多了,办事的主动性也提高了。他每月的车补是1433元,“现在够,因为新车没有维修费,以后压力估计会比较大。” 以他目前的花费来看,油费每月500元,加上停车费、保险费、养路费等杂费,1个月花费1000多元。 对于群众反映有人将车补装进腰包,车辆花费拿到企业报销的行为,郑小飞说他没接到反映或举报,也没发现这种现象。 南京市车改办有关负责人说,从整体来说,南京车改还是成功的。当然,有些方面还在摸索之中。他说,货币化改革既要考虑实际需要,还要兼顾社会和老百姓的承受力。车改后公务员买车,不完全都是工作之用,不能把所有的费用都算进来。 无锡市南长区:车改一年省下170万元 “我觉得车改还是挺好的。”韩粤云说。韩是无锡市南长区纪委办公室的内勤人员,以前是纪委书记的司机。 无锡市南长区是江苏省第一家进行车改的区级单位。无锡市南长区纪委副书记汪达夫介绍说,南长区是从2003年11月底开始公车改革的。当时一次性拍卖了党政、人大各部委办局的原有公车30辆,拍卖所得295万元。其中,10辆车被原机关内人员买走,20辆被社会上的人士拍走。 改革后,分流出很多专职司机,其中有些被安排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30多岁的韩粤云就是其中之一,还有的终止了劳动合同。在纪委办公室,韩负责内勤,平时收发报纸,摘抄信息。他说,他们那里40岁以上的老同事对公车改革不太适应,“转行”比较慢。 公车改革刚实行,该区就有不少人开始购买私车。根据南长区政府的车改方案,副科级以上干部购车,凭购车发票、本人驾驶证和行驶证等相关证明,经本部门领导签字同意后,区政府可以核发一次性购车补贴。正处级干部补贴人民币3万元,副处级干部补贴两万元,科级干部补贴1万元。 除此以外,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级别和岗位,还按月发放相应车辆补贴。车补实行“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归己”的货币化包干办法。区委书记、区长每月能拿3000元的补贴,这3000元包括了油费、保险费、养路费、保养费等所有养车费用。而一般的办事人员每月最低也可拿到120元的补贴。 车改后,南长区机关的车辆从原来的30多辆一下子增加到现在的70多辆,加上平时外来单位办事的车辆,区机关大院停车位变得特别紧张。每天早上8时多,地下停车场就停满了,一些车不得不停放到大院的外面。 根据调查统计,以前南长区的30多辆公车,每年的购车费用、养车费用、损耗和司机工资几项加起来,一年的财政支出为350万元。而2004年,车改第一年共发放车补180万元,节约了近一半的费用。 南长区纪委书记苏喜新认为,车改利益受损比较大的应该是以前的司机,没有了出差补助什么的,收入减少了。 苏喜新说,现在领导之间用车明确,减少了腐败。以前,同级别的干部还有用车的攀比现象,喜欢利用公车长面子,车改减少了干部间虚荣的攀比现象,买车是自己掏钱,有钱,愿意买好的就买好的,没什么可比的。车改后,许多同志工作效率高了,自己开车外出喝酒应酬也少了。(编辑:谭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