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食用油节前仍唱降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02:53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殷正明

  上海市场食用油行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节节下滑,主力品种5升装大豆油每桶售价已从最高时的近40元跌至约30元,在近一个月里跌了约10%。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中档食用油价也在往下跌。春节临近,食用油大战可能在大豆油和中高档油之间展开。

  食用油价跌了半年

  去年6月,上海市场5升装大豆油售价约38元,到12月初跌至33元,昨天记者在超市看到的最低价已是29.5元,近一个月里下跌了约10%。与去年6月价相比,跌幅已超过22%。同时,一些中档食用油如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高档油如山茶籽油、橄榄油的售价也频频下跌。去年夏天,5升装葵花籽油每桶售价在60-70元,如今只售55元左右,昨天记者看到的最低价是每桶49.9元。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行情分析师吴朝晖说,目前国产大豆油采用含油量较高的进口大豆或俗称“毛油”的进口原料油作为生产原料,跌价的主要原因是进口成本下降。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中档食用油售价下降,是因为近年上海白领消费群对这类食用油的需求量急剧放大,每年增长50%以上,生产商竞相“跌价跑量”抢市场。

  春节临近“跌跌不休”

  近年,本市的大豆油消费量每年保持约10%的增幅,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中档食用油的消费增幅每年超过50%,去年达57%。眼下,大豆油全采用转基因原料生产,绝大多数消费者已坦然接受,中高档油基本上是非转基因产品,但中档食用油无一打“非转基因”牌。

  行家认为,如今不饱和

脂肪酸、亚油酸对人体健康的功用已开始受到本市白领消费群的关注,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生产商正是看到这一市场背景,才大张旗鼓地“跌价跑量”。估计在即将来到的年终促销活动中,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的油价都会继续唱“降调”。

  “安全系数”会更高

  今年1月1日起,我国将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进一步降低100多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3种农产品的关税配额,其中豆油、菜籽油都是国内生产商可能大量进口的“毛油”。去年至今,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全球4个主要大豆出口国对中国出口的大豆都在增加,进口大豆已从每吨8000多元下降至约6000元,降幅达25%。

  有关人士称,从去年4月起,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贸易的进口商须凭《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办理进口报检手续,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须经过外方、中方两道安全评价关。

  今后,市场上以转基因农产品为原料的相关下游产品可能增多,未获安全证书的进口转基因产品将被挡在关外,市民购用大豆油或转基因菜籽油的“安全系数”更高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