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水电气调价之路 > 正文
 

天然气出厂价提高 用气开支居民月支出多增3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17:27 现代快报

  随着寒流的侵袭,全国各大城市用气纷纷告急,“气荒”愈演愈烈。从“油荒”到“气荒”,每一次能源供应紧张的背后都闪现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垄断巨头的身影,每一次他们也都是涨价最积极的呼吁者。

  昨日,发改委决定从26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50元,提高天然气出厂价后,每户用气居民月支出增加3元左右,三大巨头合计就会增加收益
60亿元。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即使仅仅“微调”,也将给三大巨头带来天文数字般的收益。

  用气居民月支出增加3元/户

  国家发改委决测算,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后,每户用气居民月支出增加3元左右。

  记者26日从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这是按城市燃气用气最大提价幅度每千立方米提150元、居民每户月均用气量20立方米测算出来的。

  按化肥生产用气最大提价幅度每千立方米提100元、生产每吨尿素耗气800立方米至900立方米测算,气制尿素成本每吨增加80元至90元。发展改革委认为,目前气制尿素企业在各类尿素企业中效益最好,是可以承受的。

  考虑到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说,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充分考虑了这些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小步走的方式,并适当延缓了改革到位的时限。

  发展改革委将一档天然气出厂价调整至二档气价的时间由一般情况下3年延长至5年,同时为避免执行统一调价后对现有低价气用户影响过大,近期调整天然气出厂价时从低安排了调价幅度,要求这些地区天然气实际提价幅度不超过每千立方米50元。

  按照管理权限,天然气销售价格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发展改革委已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结合本地情况,依照法定程序,考虑天然气购进成本增加情况,兼顾用户承受能力,合理安排天然气销售价格,并采取相关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补贴工作。

  微调将使三巨头增收60亿元

  虽然天然气在中国

能源消耗格局以及三大石油巨头业务构成中都不占大头,但价格的任何变动对三大巨头都同样敏感———以2004年全国总计生产天然气407.9亿立方米为基数,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升1角,三大巨头合计就会增加40亿元的收益(如每千立方米提150元,三大巨头合计就会增加60亿元的收益)。

  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产业景气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据此计算,即使仅仅是“微调”,也将给三大巨头带来天文数字般的收益。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针对天然气价格水平偏低的状况,逐步提高天然气价格,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这距市场化定价仍相去甚远。市场化定价要以市场多元化为基础,在目前天然气供应基本被三大巨头所垄断的格局下,几乎没有任何条件能够保证市场化不会成为垄断利益的幌子。

  “因为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以‘与国际接轨’为理由的‘市场化’价格,最终是,垄断集团得利,而消费者埋单。”银河

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表示。新华社证券市场周刊

  气荒席卷大半中国

  2005年前10个月,我国天然气生产总量为398.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9亿立方米。然而,虽然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但随着寒流来袭,天然气供给紧张的局面愈演愈烈,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荒”。

  “这次天然气供应紧张波及面是挺广的,从南到北涉及到许多大中城市。”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满平表示。

  导致需求快速膨胀

  “今年近期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主要是价格因素导致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认为,“相对于石油和

煤炭价格的涨幅,天然气价格要低上很大一块,导致消费转向天然气,加上冬季取暖等因素,最终形成了部分城市的‘气荒’。”

  “另外,我国冬夏用气峰谷差较大,季节需求的旺盛导致了供气量的不足。”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人士表示。

  异口同声气价要涨

  在这场“气荒”中,主要供气者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巨头被指摘为“占而不采”,倒逼天然气价格上调。

  11月28日,在“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2005”论坛上,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巨头积极走上前台要求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三方目标相当一致:在目前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我国的天然气价格也应该上浮。

  出厂价提50~150

  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6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50元,化肥生产用天然气提高50至100元。

  近期的目标是:进一步规范价格管理;逐步提高价格水平,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和动态调整的机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