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冲洗厕所基本不需要额外用水,苍蝇拍使用零成本的细竹枝,易拉罐做孩子玩具……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家里,将各种废水、废料循环利用,建起了一个家庭型的小型循环经济模型。他表示,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人人参与,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基层推行循环经济,遇到的阻力要比社区、全市范围小10倍。
李教授在马桶上方加装了一个旧水箱(从外面捡回来的),同时花不到10元钱从五金店
买了一小段水管,自己动手将洗手池排水管和旧水箱连在一起。“一般用洗手水冲马桶就足够了,实在不够用才用备用水箱内的自来水。”至于易拉罐做玩具,则是李迪华无意中发现自己孩子喜欢玩那些空罐子的结果。他在孩子兴趣基础上进行了引导,孩子用各种易拉罐、大大小小的塑料瓶代替建筑模型、机器人模型,做出了很多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既开发了智力,又省了一笔买玩具的钱,当然也省了不少资源的耗费。李迪华还充分利用家门前一小块荒废的空地,种上蔬菜,能满足全家大约4个月的蔬菜供给。
“其实,循环经济很简单,并非离百姓远不可及的高新技术,同时也是可以产生现实经济效益的。”李迪华说,“因此,循环经济要从市民家庭、工厂单位开始推广。”他向记者展示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基层推行循环经济,遇到的阻力要比社区、全市范围小10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