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异军突起:经济发展决定艺术品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1:06 中国消费网 | |||||||||
元代青花瓷器大罐“鬼谷下山”在国外以1400万英镑的天价拍出,震撼了学术界和市场,至今仍是热门话题之一。 元青花,顾名思义,应该是元代的青花瓷器。由于资料和使用资料的人有限,我们对于元青花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家所说的元青花,主要是指至正时期青花。至正青花是元青花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能涵盖整个元代青花,如还有明确纪年的延祐青花。元青花也
元青花和外销瓷有关系,但其主要还是用于国内,更不是主要面向伊斯兰地区的。现存土耳其、伊朗的元青花,已有学者考证来自当时元朝属国。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记载,和元代有瓷器贸易关系的有40余个国家、地区。这已逐渐被证实:国内如北京、河北、江西等10省区,发现了100余件整器和数以千计的瓷片,许多精品是国外所没有的。元朝官府也使用陶瓶,如《元史》中云“宣徽所造酒,横索者众,岁费陶瓶甚多”。国外如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除土耳其和伊朗外的许多地区,也发现了元青花,不仅有小瓶、小罐、小壶,还有大件器物。而且所有这些器物上,几乎找不到伊斯兰风格的纹饰,相反,青花上的纹饰以佛教和传统文化题材为主。对这些纹饰的寓意最早、最翔实的鉴别为13世纪印度僧人撰写的《甘器宝露》。 元青花是元代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元代不仅仅有青花,还有枢府瓷、釉里红,甚至还有红绿彩。青花存世量少,主要与战争和明初统治者野蛮焚毁元代器物有关。 据从1997年统计,国内拍卖行拍出的元青花寥寥无几,基本集中在国际拍卖行,而国际拍卖行又以佳士德成交最多。从1997年到2002年成交都在10件以下,2003年到2004年刚刚超出10件。元青花的市场主要是国际市场占主流。当前国内市场,民间收藏者手中拥有一定数量的元青花,博物馆和文物商店中的许多精品就是从民间征集而来的。民间元青花鉴定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把明清其他窑口的瓷器归为元青花,这与当前学术鉴定、市场鉴定有很大的关系。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元青花赝品相当多,档次和价格相差很大。高档的赝品在纹饰、器型上几乎不存在问题,在瓷土、釉料、配方等方面,则无法去伪。如制作元青花的麻仓土万历年间就被开采完。 可以说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着艺术品市场发展程度,同时加速了其从收藏市场向投资市场的转变,元青花也是如此。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市场上掀起一股元青花热潮,因东南亚金融危机而陷入低谷。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元青花的行情与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最近几年,元青花行情一路看涨。 瓷器在世界,瓷学在中国。元青花传播的是一种文化,其艺术、经济价值被世界认同,元青花之类传统艺术品的收藏投资也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步一步走向高潮。(编辑:盛秀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