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索尼平板电视降价抢位 本土品牌集体失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0:00 中国消费网

  一向以高价位固守高端市场的CRT彩电时代的霸主索尼第一次在中国市场低下了高昂的头。

  12月中旬,索尼首次在中国市场发动全系列液晶电视大幅降价,降幅最高达20%。降价后,索尼32英寸液晶标价12990元,26英寸液晶电视则跌破1万元大关,降到9990元。索尼方面对此的解释是,索尼希望今年液晶电视能成为索尼中国业务的新增长点。

  与以往降价一呼百应的局面迥异的是,索尼此次的振臂一呼,和者寥寥。在本土彩电品牌随后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活动中,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降价这个主题。

  在长虹视界盛典全国启动大会上,长虹推出一系列以薄·大·精·声为主题的新电视,主打技术牌;康佳携手《无极》宣传高清,卖的是营销;TCL则借势迪斯尼推出卡通电子产品,拓展细分市场;而今年在平板领域异军突起的厦华电子,在其20年厂庆的热闹日子里也绕开了这个话题。

  凡此种种,一方面反映出本土品牌在市场营销环节的成熟与理智,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力图从技术、营销、产品细分市场突围的思路,另一方面也突显出各本土品牌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境地——本土平板彩电的利润率捉襟见肘,已经实在拿不动“价格”这个竞争武器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竞争激烈,平板电视行业利润率一路走低,来自彩电企业内部的数据显示,在平板电视领域,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已经不足2%。这足以说明,即便是在让全世界最觊觎的平板电视时代,因其透明度原因及平板上游屏的不断跌价,彩电业再一次陷入了自己的宿命——微利。然而,这也正是本土品牌宁可降低市场份额也要争夺市场份额的必然结局。

  究其原因,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缺乏核心

竞争力,没有利润积累无法进行巨额的研发投入,只能进行低水平的价格竞争,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制造环节的人力成本上,外资品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跟本土品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索尼、松下、日立、夏普、LG、三星等几乎所有的外资品牌目前在中国都设立了生产基地,本土品牌的成本优势应该说已经荡然无存。

  一位家电连锁的高层不无惋惜地表示,本土品牌早在三年前就失去了与外资品牌竞争的资本。如果三年前在本土品牌还拥有低廉生产成本的时候,应该多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许今天的日子还会好过一些。这话虽然有事后诸葛之嫌,但实际上也为同业提了个醒,本土彩电品牌现在是否还有能力、有准备地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儿,着眼于未来三年来制定今天的战略呢?(编辑:谭捷)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