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该如何应对垃圾 观念更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0:42 中国消费网 | |||||||||
一提起垃圾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城市垃圾处理以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大大提高,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再生循环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逐步得到应用。目前,全国大部分主要城市都建起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有关专家对中国的垃圾对策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到环境整洁垃圾处理与过去大不相同
北京市东郊的通州区次渠镇,一条小路蜿蜒 通向一处园子,尽管已是冬天,正中的一座山包上,草色依旧鲜嫩,园内遍植绿树,喷泉喷涌,初次到访的人兴许以为这里是个公园。其实不然,这里是北京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北京北神树垃圾填埋场。 一提起垃圾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脏乱差,无非就是把垃圾从城里运出来,在郊外找个地方一堆,周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然而在北神树垃圾填埋场,工人把垃圾压实后,用密封袋层层包裹,以保证垃圾中的污水不论从上下左右任何一方都不外渗,在指定的垃圾山上堆放、压实、推平后,每埋一层垃圾,上面都用黄土结结实实地盖上。同时,垃圾山表面每隔一段距离还安置了排放沼气的铁管。 垃圾焚烧则是将垃圾放入特制的焚烧炉中焚烧,国家环保总局对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原则、垃圾入厂要求、焚烧炉技术性能指标、污染物排放限值等均有严格规定。 “其实,垃圾处理方式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结果,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在北神树垃圾填埋场场长何亮看来,过去,工业化水平低,垃圾中的有机物成分多,如瓜皮果壳,即便露天堆放,也容易降解。现在,垃圾的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的塑料、金属、电池占据很大比例,这些垃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降解,对周围土壤、水源和空气也会造成污染。 ■从垃圾减量化到资源化、无害化垃圾对策观念的更新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明确要求。 此外,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概念也已写入国务院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中。对此,作为该意见的起草人和修改人之一、中国致公党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著名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感到十分欣慰。 在日本学习特种污水处理的王维平一直呼吁垃圾减量化,他认为这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国家与其投巨资建垃圾处理厂,不如搞垃圾减量,从源头治理。” 就北京而言,日产垃圾1.3万吨,每吨垃圾处理费用约158元(不含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产生的垃圾量相当于两座半景山,“那需要多少土地等它吞噬!”王维平不无焦虑地说。 以大白菜为例,每300吨毛菜平均产出60吨废料,如果60吨废料运进城后再运出城,无疑是运输资源的浪费。如果就地还田,则可变成有机肥料培养地力。 再比如过度包装,这几年,王维平一直在大声呼吁限制包装,提倡简单化。说话间,王维平指着咖啡间里的陈设说:看看,这里有多少东西要变成垃圾———咖啡袋、香烟壳、纸巾盒、矿泉水瓶、旧报纸。再想想,家中垃圾桶里,最占地方的是什么?还是各种包装。有统计表明,北京生活垃圾中,包装物占17%且呈上升趋势。据测算,如果限制过度包装及循环利用包装物,每年可减少垃圾量7%至8%。 王维平举了日本的例子。1989年,东京将垃圾对策视点前移至物资流通源头,通过采取净菜进城、限制过分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物、建立健全废品网络回收系统,大大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迄今日本已经连续14年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减。 2005年4月颁布施行的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调了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与过去只单纯强调防止垃圾污染相比,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王维平说。 垃圾减量化的下一步是垃圾资源化,就是从垃圾中回收利用资源。经过反复分捡和回收利用后,垃圾最终送进垃圾处理厂,就要按国家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1996年12月,全国第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在北京投入运行。此后,北京市建起了18个卫生填埋场。 但是,在何亮看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个理想的结果,只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垃圾量的增长也是必然的,因此,政府不能强制,只能引导。 ■从无序发展到组成公司、有序竞争都市“拾荒族”需要规范 都市拾荒族,通俗地说,就是在城市里捡垃圾的人。王维平自称几乎认识全国各地拾荒族的“老大”。言谈之间,他流露出对这些人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拾荒族们辛辛苦苦,风餐露宿,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北京的拾荒族一年就可减少相当于一个景山的垃圾;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城市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研究垃圾对策近20年的王维平花了一年时间,每逢周末,就换上破旧的衣服,和拾荒族一起走街串巷捡垃圾。根据王维平的调查,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约有230万拾荒族,仅北京的拾荒族就超过10万人。靠着捡垃圾,数百万人解决了生计,甚至脱贫致富,并且形成了庞大的、较为严密的产业体系。 在王维平看来,都市拾荒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生存的土壤,我们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但又不能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前提下,对这支队伍如何加以管理,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王维平建议,要发挥优势、克服不良影响,把他们组织成公司,加强管理。从2000年开始,在王维平呼吁下,北京市目前已成立了13个“吃垃圾公司”。“目前需要成立拾荒族的行业协会,以维护有序竞争。”王维平说。(编辑: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