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地铁调价“众口难调” 广州人出行有点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09:02 中国消费网

  广州市民最近“有点烦”:的士已经从上月开始收取燃油附加费;本月初夜班公交车不再分段收费,实行一票制;地铁票价听证会刚刚尘埃落定,如何调价还是个未知数……看似小钱,却因为每天出门都离不开,不能不算计。

  “最明显的是羊城通充值一次的钱是越来越不经用了。原本指望地铁开通以后能省一点,但要是按调价方案三来算,我到市区可能要10多元。”在广州大学城读书的小李苦恼
地计算出行成本。

  你涨我也涨

  油价无疑是交通行业最敏感的“神经”。今年上半年,随着

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国家发改委一连五次上调成品油价格,给交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油价上涨令公交行业叫苦不迭。早在今年9月,广州几大公交公司就联手提出涨价要求,理由是费用负担不断加重,11家公交企业已有10家亏损,全行业负债15.235亿元运行。

  

出租车业也怨声载道。记者采访得知,油价上涨使司机每月要多出900元左右的开支。白云出租一位开了8年出租车的张师傅说:“以前开出租,上午挣钱给公司,下午挣钱为自己。而现在,上午挣钱冲油费,下午开车为公司,直到晚上才为自己挣点生活费。”

  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航空公司率先动用涨价“法宝”。国内航线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的举措,很快让原来预计年内会亏损的航空公司走出困境。根据各大航空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表,东航、南航等都已经实现盈利。

  见此情形,各种酝酿已久的涨价方案也被陆续摆上了桌面。11月15日,广州的士开始收取1元/车次的燃油附加费;12月1日,夜班公交车不再分段计费,执行一票制,营运里程21.49公里以内的线路,空调车3元/人次,非空调车1.5元/人次,21.49公里以上的线路,空调车4元/人次,非空调车2.5元/人次。

  涨价容易降价难

  然而,最近一个多月国际油价“风头”连连受挫,已从历史高位回落到57美元/桶左右,下跌的幅度超过30%。《福布斯》杂志甚至预测,国际油价一年内可能会回落到35美元/桶。

  尽管如此,国际油价在短期内仍难影响到国内。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此前亦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的定价机制既强调与国际油价接轨,又要考虑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认为,尽管目前国际油价已经降了不少,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高价位。

  至于市民关心的1元钱的士燃油附加费会否取消,姚达明表示,燃油附加费可能考虑取消的前提是汽油每升价格下降到3元左右,而目前汽油平均价格在4元/升,更关键的是,国家确定目前的

汽油价格就是参考国际油价在55美元/桶左右的位置,“现在也就是恢复到刚涨价时候的水平,取消有关燃油附加费是不现实的。”姚达明说。

  涨价容易降价难。仍以航空业为例,原定于只征收到今年年底的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却改弦更张,延长到明年3月底。有人曾经计算,续征4个月,单燃油附加费,航空公司将有12亿元进账。

  地铁调价惹众议

  尽管高油价对地铁行业不构成冲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地铁带来了客源,但是地铁公司也有满腹苦水。

  广州市地铁总公司总经理卢光霖表示,目前广州地铁一、二号线的“略有盈利”是在客流状况较好的前提下获得的,能平衡运营费用就已经很不错了,难以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客流培育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众口难调,要拿出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调价方案显然不易。地铁公司的算盘暂且不论,乘客的“口味”就已经很难统一。虽然市区与郊区的乘客在计价方式(按里程计价还是按区间计价)上有分歧,但是让地铁成为经济收入普遍不高的市民首选的出行工具是共同的呼声。在12月12日结束的广州地铁票价听证会上,就有近半数的代表建议,起步里程应该由2元4公里延长到2元5至6公里。还有代表建议每增加10公里递增1元,这样郊区的乘客也能负担得起。

  某知名网站上主题为“交通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对市民置业决定产生的影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大约1200人中,有62.58%的人认为交通成本上升会影响其选楼计划,有49.31%的参与者表示会因为楼价偏低而选择到未来有地铁或者高速路的郊区居住,但高达73.2%的参与者却只能接受每天的交通费在10元以下。

  显然,如果地铁交通费用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广州的现有状况将不会有太大改变,公车照样挤,私车照样多,道路照样堵,选择在中心区聚居的人会更多。

  涨价不是最好的选择

  亏损就要涨价,似乎成了公共服务企业的“至理”。如果觉得飞机的燃油附加费出得冤枉,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然而城市公共交通调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钱袋子”,涨价恐怕更难被市民接受。

  以公交车为例,空调车的乘车环境固然有所改善,但由此而产生的臭味屡遭乘客投诉,于是不得不研制、加装各种“除臭”设备———气味吸附材料、加速通风换气装置、臭氧紫外线消毒灯(器)、光触媒等等,确保不再有异味。成本上升,票价也“顺理成章”涨到了2元。以转一趟车计算,每天来回车费至少8元,这笔钱对于数量庞大的“千元族”(可支配月收入1500元以下)来说,应该不是个小数目。专家也认为脱离收入预期去投资豪华公交是公交业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铁也是如此。记者发现,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广州地铁的客流量明显偏低。两条地铁线路覆盖面不足是一个原因,但现有价格不具备优势、站点太少、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不便,这些才是导致市民出行不会首选地铁的主要原因。

  记者通过街头随机采访得知,除了步行可控制在10分钟左右或者不需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市民习惯乘坐地铁外,大部分市民还是选择乘坐公交车。“如果我坐地铁上班,还要换乘一次公交车,两个票价加起来,差不多等于打起步价的士了。直接坐公交车虽然花的时间长很多,但是很划算。”细心的王小姐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到2010年,地铁线路增加到9条,这些问题不解决,运营效率也很难达到最大化。(编辑:李旭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