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全国商品房空置率达26% 临危险边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09:30 中国消费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12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6204万平方米,商业地产空置面积上半年也达2878万平方米。目前全国空置率已达到26%,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0%的警戒线。一边是1亿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白白空置,一边是大量迫切需要住房的居民买不起房子,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已到了需要严重关注的时候了。

  空置率到了危险边缘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了近30%的快速增长势头,商品房销售价格一路攀升,商品房空置面积总量曾一度明显下降。然而,从今年5月始,居民住房消费预期有所改变,市场购买力萎缩,致使商品房空置面积有所增加。

  目前,国内有1亿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空置总量,其中空置一年以上的超过50%,占压资金超过2500亿元。而我国商品房开发商大多以银行贷款为主,房子销售不出去,必将威胁金融业的良性运行。

  事实上,空置率直接体现着供需比例,综观国内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低价位的楼房都成为抢手货,尤其是低价位和

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一方面是许多城市中新建住宅,尤其是高档住宅乏人问津;另一方面,是广大中低收入者,望房兴叹。在一些城市火火红红的房市背后,出现了中高档房过剩,中低档房短缺的现象。拿北京来说,商品住宅的主要空置是价位在每平方米售价在4000元以上的中高档住宅。而售价在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则空置较少,这说明目前市场的产品结构存在严重失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炒地皮致使成本增高的因素外,也与开发商过分乐观的利润预期有关。这就形成了一些大城市房地产的特殊现象,即定位于普通老百姓的经济适用房或中低价位的商品住宅,一推出往往被抢购一空,而那些所谓面向都市白领阶层、企业主、社会成功人士的中高档住宅却乏人问津。因此,如果说当前房地产有泡沫的话,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我国空置率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按照国际通行惯例,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商品房供求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空置率在10%-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销售的力度,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空置率在20%以上为商品房严重积压区,国家就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甚至是强制措施,以使商品房空置率在一定时期内降到比较合理的区间,否则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空置与

房价同升

  在商品房空置率大幅上升的同时,房价也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董黎明教授认为,商品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是商品房空置率高的重要原因。一是过高的商品房价格,二是偏低的居民收入。前者抑制了城镇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后者制约了城镇居民购买商品房的需求。

  值得警惕的是,在楼盘空置率与房价走高的同时,国内平均薪酬首次下跌。面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风险,照理来说开发商应该早就忍痛割爱,降价销售了。然而,为什么一些开发商和专家学者还要信誓旦旦地说“房价不但要涨还要猛涨”?

  关键在于房地产企业不同于其他一般企业。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一旦决定其停止房地产开发,其结局往往是企业生命走向终结。按照经济学理论,房价最终应该是由最终真正使用者的消费能力决定的;但是,对开发商来说,其最终产品的价格却是由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各种税费及开发商利润构成的。所以,当其取得高价位的土地后,开发商为了确保其自身利润的获得,势必会把在招拍挂过程中抬升了的地价成本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并竭尽全力想法抬升房价。因此,开发商往往越是心虚,越是内心对预期房价能否上升心中没底,往往越是要高喊、并且设法使一些专家学者也一道高喊“房价铁定要涨”,以便造出声势,迫使那些尚在观望之中的人们赶快购房。而一旦实在销售不动,那也只能让它闲置着;如果他们一旦降价出售,亏本就会立即显现,今后若想再获得银行贷款就绝非易事了。而让它闲置着并一路涨着,至少在账务报表上看企业还是赢利的。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眼下最要紧的,难道不是应该竭尽全力度过当前的危机?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这才有了眼下这种“楼盘空置与房价虚高”同时并存的奇特现象。只是,一旦当商业银行意识到其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并痛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房地产信贷风险之后,这种“房屋空置与房价高扬”同时并存、非理性的房地产繁荣现象还能长久吗?

  (编辑:谭捷)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