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谁在鼓噪“银行贱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4:02 中国消费网 | |||||||||
昨日,在2005年首届全面小康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指出,要实现全面小康,就需要体制上的转变。吴敬琏指出,体制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他在会议间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银行贱卖”的看法。 本报记者杨杰庄士冠摄影报道 “我们要看看,鼓噪国有银行贱卖的是些什么人?”12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针对最近出现的“国有银行被贱卖”的说法,吴敬琏反问记者,说国有银行贱卖有什么理由呢?那反驳这些观点的又有哪些理由?你觉得哪种更有道理呢? 当记者说明了自己的理解后,吴敬琏直截了当地表示:“我没有看出能说明贱卖的理由。” 吴敬琏向记者描述了一个细节:有一次会上,汇金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指着批评国有资产被贱卖的人说,你们是造成银行资产质量打水漂的罪魁祸首,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这样的话。 “他的表态有些情绪化。”吴敬琏告诉记者,但他的话点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鼓噪“国有银行贱卖”的是些什么人。 汇金公司这位负责人的情绪化显然是对另一种情绪化指责的回应,那就是国有银行股权被低价出卖的指责。 吴敬琏表示,中国人容易有民族情结,很容易情绪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过于情绪化,就容易出问题。要解决国有银行的问题,就要仔细地把问题的症结弄清楚。 “对建设银行的情况,我觉得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投资者如果不进来,后面的价格是上不去的。”吴敬琏的观点显然很有针对性。10月27日,建行在香港进行了募资规模为92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建行股份卖给外国投资者的价格仅为账面价格的1.2倍,但之后,建行股价不断攀升,目前已经上升为账面价格的约2.7倍。这也成为一些反对者提出国有银行被贱卖的论据。 “之前国有银行,我们搞了许多年,资本金变成了零,甚至负数,这样一个银行让投资者怎么信赖呢?第一个进来的人需要承担风险,后来的投资者才会随后进入,价格才会越来越高。”吴敬琏这样解释。 但吴敬琏也指出,至于投资者到底会不会像当年香港投资者买上海实业和北京控股一样,觉得上当了,那要看后续的改革。“到现在为止,银行改革做得相当不错,但之后能不能使银行脱胎换骨,能不能真正给投资者最大的回报,是问题的关键。” 吴敬琏建议,金融领域改革应该也给国内资本和民营资本机会。社保基金也可以进入,但前提是,投资后应该介入银行的公司治理,真正发挥作用。(编辑:石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