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内地旅游最具有竞争力的是价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8:2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洁 实习生 王丹阳

  假如到泛珠三角“9+2”区域城市内旅游,就像在家门口一样方便;假如到多个省市旅游,可以让自己最满意的导游直接作陪出游……

  11月26日~27日,为期两天的“2005泛珠三角城市旅游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来自福州、广州、海口、成都、贵阳、昆明、深圳等泛珠三角30多个城市的市领导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一道,重点就如何打造“无障碍”、“无界限”旅游圈,泛珠旅游合作、信息一体化等进行交流。11月25日~12月11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在全省范围内举行,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广东尚属首次。

  “无障碍”旅游需要如何联动

  曾经有一网友抱怨说“参团太贵,自游太累”,广东省旅游局局长郑通扬解释,“参团太贵”就是由于地区封锁造成的,而“自游太累”是由于旅行社只忙于自己这个地区的旅游,没有达到全社会的共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肖建刚曾这样形容“无障碍”旅游:第一,交通方面将会非常通畅和便利。第二,导游、住店、景区的游览、信息共享方面,是连成一个整体的,享受一个整体资源,取得共赢。第三是

维权,大家就像一家人,共同维护旅游者的权益,保证高质量的旅游环境。

  “打造真正的无界限泛珠三角旅游圈,就应取消区域内地陪制,取消外地旅游车入城、入景区的限制措施,允许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异地开办分支机构。”

  “区域中应扫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地区壁垒和行政壁垒、扫除排斥外地优秀旅游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障碍。”成都市副市长何华章觉得,只有互为市场、互为腹地、互送客源,才能打造真正的“无界限旅游圈”。

  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则认为,应尽快建立切实有效的旅游市场质量监控协调机制,定期通报旅游市场监管信息,联手整治市场秩序,建立区域内跨城市的重大旅游投诉机制,联合打击“零团费”、“负团费”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甩团”、“扣团”等侵害旅游者权益的行为,推广“旅游购物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和“旅游投诉先行赔偿制度”,建立跨区域的旅游诚信体系,共同打击跨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无界限旅游圈是否会使旅行社重新洗牌

  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郑烘认为,政府和管理机构应该从政策和行业内部规范上为旅行社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真正实现导游“直踩”,宾馆、票务、交通一条龙“跨景服务”提供政策上的便利。

  所谓“直踩”,就是改变传统的组团社与地接社操作方式,服务方式改为由一家旅行社的当地分社接待,不需要地陪,由全陪导游直接讲解,从而节省人力资源,使得服务更到位,旅游成本更透明。郑烘认为,“既然现在提出了无障碍旅游,既然证明直踩能够最有效地降低成本,那么有实力的旅行社就要考虑扩大直踩线路和直踩导游队伍,介入上游旅游资源的问题。”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9+2无界限旅游圈”可能会对客源地和目的地旅行社产生强大的冲击。政府的政策将不再一味保护弱小旅行社,决心彻底打破旅游地方保护主义。而破除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后将极有可能导致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旅行社大肆扩张,使得旅行社要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尤其是在泛珠三角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小旅行社可能会被吞并,地陪更可能面临失业危险。

  “一把尺子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暨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梁明珠教授认为,对泛珠三角旅游服务欠发达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政策和方针。而郑烘认为,目前有能力开展直接采购、直踩线路的组团社不多,不会对原有的地接社产生立竿见影的负影响。“地接社可以转做本地居民的组团出游业务,或者为远距离某一特定目标市场提供专项服务。”

  香港模式对泛珠三角旅游服务业的启发

  在旅游行业工作了26年的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邵春认为,在经历了产品营销、行业营销、城市营销三个阶段后,中国旅游已经进入了区域营销。其好处之一就是打破行政樊篱,为无界限旅游创造了条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内地旅游服务企业多注重有形的硬件服务,但服务素质,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服务却没有提高。”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教授认为,旅游者的口头效应和个人经历对旅游资源地十分重要。服务态度、服务文化和人力资源正是内地旅游业所缺乏的。

  根据一项对香港和内地的旅游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研究报告显示,香港最不具有

竞争力的是价格,其次是人力资源和环境有待改进。而内地最具有竞争力的是价格;基础建设,人文服务素质则处于“红灯”;开放性和人力资源则有改进余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