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精品价格大幅上涨 翡翠市场缘何突然变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0:26 中国消费网

  翡翠市场大幅度升温,相信许多参观过中国国际珠宝展的人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不久前闭幕的展览荟萃了来自国内外350家珠宝企业的珠宝玉石精品。其中占了60多个展位的我国台湾珠宝商组成的强大阵容,尤以翡翠最为突出。除了台湾展团以外,许多内地厂商也把翡翠作为此次展览的首推品种,展示了不少百万元级以上的翡翠佳作。

  对于这种现象,中国宝玉石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认为:“人们在这次展会上看
到的只是一个局部,事实上翡翠市场的升温在展会以外也很抢眼。”

  翡翠市场突然变热

  台湾珠宝商杨德祥是第一次参加中国国际珠宝展,他是晶翠坊的主人,在翡翠行里干了二三十年,各个环节都清清楚楚。

  参加珠宝展,晶翠坊第一次来便带了一件最好的展品,名为“圆满佛手”的五彩翡翠雕刻品。展览期间,有山东、浙江的珠宝商出价百万元以上购买,他均表示“心爱之物不愿意出售”,而其实是没有到杨先生的心理价位。他告诉记者:“这样好的东西,留在手里早晚都要升值。”

  在香港、台湾,翡翠有着长期稳定的市场,翡翠价格的增幅也很明显。曾经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以300多万港币成交的一串翡翠项链,到了1994年拍到了3302万港币,其增值幅度可见一斑。在内地,翡翠虽然曾经一度升温,却很快冷却,虽然有各方大力推动,始终不温不火,但似乎在今年又一下子热起来。

  对此奥岩认为:“全世界翡翠原料的产地主要在缅甸,缅甸去年一年的开采量是5500吨。虽然开采量增加了不少,但优质原矿的价格却大幅度攀升。这主要是全世界对于翡翠的需求量加大,尤其是华人圈经济增长,使华人的翡翠消费连年攀升。”

  另外,原先顶级的翡翠仅出现在拍卖会上,受众面相对狭窄。而现在整个供应链都在发生变化,翡翠流通方式也有所改变,比如现在除了最顶级的翡翠在拍卖会上成交外,还形成了专业化的市场。再有就是“散兵游勇”式的直销,在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张的珠宝商店。这些都让人明显感到翡翠市场升温。

  据了解,每年缅甸产的翡翠原石90%流入我国内地,高档翡翠原石80%流入内地。这些原料在国内加工销售,一个产、供、销三级完善的翡翠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市场格局三分天下

  从去年6月份开始,缅甸加强对玉石资源的管理,规定翡翠原石出境必须在缅甸仰光做公盘,也就是公开拍卖。而近年来去缅甸参与竞买的广东人也多了起来。据介绍,广东珠宝商会集合大量的资金竞买,高价位吃下翡翠原料后运回国内加工。这样逐渐在广东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原料集散地、以四会为中心的摆件加工地、以揭阳为中心的高档精品聚集地,广东平州则是一个混杂各种产品的销售集散地。相比于广东商人,广西、云南的珠宝商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多在当地执着于翡翠文化的培育。

  综观整个翡翠产业链发展的历程,上世纪90年代都是香港、台湾人在做高档翡翠,90年代以后,广东商人开始大规模介入。奥岩说:“广东珠宝商通常是集合资金、集团作战,然后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而他们又与香港珠宝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在展览会上看到的高档翡翠并不一定是台湾的,其背后操盘的很可能是广东、香港的珠宝商。而台湾近年来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其保有量还不少,多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沉淀下来的翡翠精品。台湾珠宝商更多的是在做文化,他们带来了更加精细、漂亮的设计,这与内地市场的高档翡翠形成了很大的差异,所以通常他们的东西会顺利出手,这也是带动市场升温的重要原因。”

  广东和香港,广西和云南以及台湾,开始形成高档翡翠三个源头,并通过北京国际珠宝展这样国际性的展会,带着高档翡翠由南向北流动开来。

  翡翠市场曲线发展

  “我国翡翠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发展到1993年是一个高潮的开始,1997年这轮高潮达到了顶峰,随后又在1998年开始下降,沉寂了5年,直到2003年“非典”过后,翡翠市场才开始慢慢升温,直到今年,好像突然热了起来。”奥岩将国内翡翠市场发展的各个时期连接成一条曲线,记者看出这条曲线恰好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如出一辙。对此奥岩认为是“稍微滞后”,他解释为人们的认识需要过程。上世纪90年代的消费通常是非理性的,当时人们通过炒股、投资

房地产就能很容易地赚大钱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人关注翡翠。而经过原始积累后,投资需求也越来越成熟,对翡翠玉石市场也越来越了解。

  那么,未来翡翠市场的走势会怎样呢?不少行家认为,翡翠从300年前传入我国以来一直在升值,因此可以说它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市场,只要收藏者买真的、好的、有特色的东西,就有可能增值。(编辑:盛秀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