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珊) 为了让珠三角市民更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筹委会邀请曾在广州、深圳上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重返两地舞台。该剧将于12月13日至26日在广州友谊剧院、深圳华夏艺术中心分别演出6场和3场。
演出红火国内外
《云南映象》集云南彝、藏、纳西、白、傣、佤等9个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演绎出民族文艺的魅力,今年获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在两年时间里,它在全国演出500场,创造了中国舞坛6个“最”: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演出城市最多、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云南映象》还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进行多场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据介绍,此次《云南映象》演出,主要包括“序(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祭火”、“朝圣”、“尾声(雀之灵)”等部分,年近5旬的舞蹈家杨丽萍将以独舞、领舞等形式登台约15分钟。据透露,由于节目不断调整和更新,所以这一次广州观众看到的《云南映象》将和上一次有所不同。
《云南映象》在广深两地演出是第二轮全国巡演的首站。广州演出票价最高为680元,最低为100元(学生票)。
出现同名洗脚城
在今年春节晚会上一举成名的《千手观音》曾遭大量“盗演”,《云南映象》如何避免类似尴尬?总策划荆林表示,他们准备对那些恶意抢注、粗制滥造、侵害其品牌形象的单位或个人诉诸法律。但他也无奈地表示人力、财力、时间有限,不可能和所有侵权行为一一较真,现在昆明有间洗脚城就叫“云南映象”,让人哭笑不得。
荆林称,目前国内已有10余家单位和个人抢注了不同类商品的“映象”商标,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也引起某些团体竞相模仿。而《云南映象》本身却因为名称中涉及地名,以致申请商标注册至今未获通过。
荆林表示,与《千手观音》不同,要“克隆”整台《云南映象》并不容易。比如此次巡演的《云南映象》演员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30%为专业演员;还有68面插秧鼓、象脚鼓、太阳鼓,180副具有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面具,600余套纯手工民族织绣的服装和绣花鞋。不过他也承认,如果只是截取其中一些片断加以模仿,对专业演员来说并非难事。“只要他们不糟踏原来的民族文化精髓,就让他们模仿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