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热钱激增风险基本可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0:44 中国消费网 | |||||||||
国家外汇管理局首发《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 今年以来我国短期外债激增,已引起国家外管局的重视。外管局在其首次发布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短期外债的迅速增长值得关注,它意味着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大,潜在风险上升,但目前的短债尚在安全线之内,“我国的短期外债风险是基本可控的”。
我国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外债余额为2661.76亿美元,比2004年末增加186.84亿美元,增长7.5%,同比少增9.8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短期外债的激增则引起外界广泛关注,上半年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1413亿美元,比去年末增加181亿美元,占到总额的53.1%,超过了40%这个国际公认的危险线。 今年度短债的激增,很大程度上被认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关,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海外热钱通过购买内地人民币计价资产,延期付款等人民币升值后,再由美元还款的操作方式获取利润,这部分资金大多数都反映在短期外债数据之上。 外管局报告也默认了这一情况的存在,在该报告中称,“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商投资企业贷款更趋向于借用外债”。该报告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还在于:进出口规模扩大,贸易信贷中进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预收款的增加。2004年末贸易信贷余额为654亿美元,占外债余额比重为26.4%.2005年6月末,贸易信贷余额和占外债余额比重分别上升至755亿美元和28.4%. 此外,我国境内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业务经营渐趋活跃,其短期信贷需求增加,外商来华投资的快速增长都增加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借债需求。 不过,由于我国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有着非常强大的偿付能力,我国上半年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7000亿美元,外管局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短期外债的5倍左右,而国际安全线只在1倍左右,同时又由于贸易信贷占很大比重真实的交易背景,不会出现资金大规模进出的现象。总的来看,我国的短期外债风险是基本可控的。 外管局称今年以来相继出台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方式,对外资银行外债实行总量控制,尤其对短期借款指标按照从紧原则核定,并规范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管理。外管局方面称,已经“适度控制外债流入规模”。(编辑: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