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雀巢盖子干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11:15 每日经济新闻 | ||||||||||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 近日,国内市场波澜迭起。最早发端于消费者对肯德基、宝洁等跨国公司的质疑,近日因雀巢婴儿奶粉碘超标事件达到高潮,而中国乳业前三甲之一的光明乳业,也因被指“回奶事件”引发社会质疑。
这个现象,固然反映了一些大企业的傲慢与失信,但决不止于傲慢与失信。 雀巢作为素享盛誉的公司,其产品在中国免检;而就在今年“两会”上,光明集团董事长王佳芬就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立法程序,提交了两份议案。在理论上如此有远见的公司,为什么在现实中被曝光、被指责“对于食品安全知而不行”?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质量问题如此集中被曝光?为什么跨国公司、本土公司、大企业、村作坊无一幸免?虽然大小企业质量问题的表现方式不同,但相比于大企业令人难堪的“傲慢”,小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更加触目惊心:毒大米、毒奶粉…… 产品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实际上说明我们社会的质量检测体系近乎失灵,其根源在于: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厂家对压制成本的追逐几近疯狂,这就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要素价格被人为扭曲,“真实劳动”的投入严重不足,产品质量难免流于形式,某些食品小作坊甚至以“吃不死人”为无上准则。 福利经济学家卡尔多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曾经说过,所谓“技术进步”,真实地说,就是千百万劳动者在他们各自的生产环节上从事的每日每时的质量改善。事实上,所谓产品质量,就是生产者每日每时对产品进行的检测。 以中国奶业为例,某些企业原料质量的低劣、旧奶回收使用,灰色生存空间正在逐一曝光。如此种种,无不为了降低原料与生产成本,而在目前低水平的激烈竞争中,节约下来的成本则构成了牛奶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在普遍犯规的情况下,法律必然形同虚设。缺少了法律的缓冲地带,中国的产品质量变成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贴身肉搏。 透过现象看本质,产品质量并不是某一家企业道德品性的小问题,而是反映了中国经济资源配置与法律环境扭曲带来的大问题——不妨称之为中国市场的“原罪”,需要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一起“救赎”。 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盛行,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不除,就算今天揭开了雀巢的盖子,明天又会有鸟巢、燕窝们的问题继之而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