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专家:缓解地铁压力路面公交是关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1:1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任绍敏 发自上海

  地铁调价方案听证会举行的同时,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走向更令业界关注。票价上调作为一种分流乘客的杠杆,并不是解决当下地铁运能困境的唯一途径,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副院长罗雁云教授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还是要花大力气发展轨道交通,修建更多线路,购买更多车辆。

  根据上海市规划,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总长8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副秘书长袁建光认为,即便建成这个网络,也只能承担50%的客流量,另外的50%还得依靠路面公共交通,所以发展BRT(即BusRapidTransit,巴士快速交通)非常重要。

  地铁票价上调,虽然可以达到分流一部分人的目的,但公共交通的矛盾依然存在,因为路面交通在高峰期常常拥堵,乘客无法准时抵达目的地,而上班时间乘客最看重的是准时,这也正是人们愿意挤地铁的原因。“BRT可以做到方便、快捷、准时,所以能吸引人们放弃地铁、私家车、自行车而选择快速公交。”袁建光说。

  BRT之所以能作出时间保证,是因为在该系统中的公交车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公交系统获得独立的道路使用权;通过车载GPRS定位系统终端与交叉路口的信号灯相连接,为公交车在交叉路口提供通行优先权;BRT系统中的站台与公交车车厢地板等高,乘客买票进站后就可迅速上车,保证BRT和轨道交通一样快速准点。

  据袁建光介绍,BRT线路的建设成本只是地铁线路的十分之一,建设周期快,承担的客流量和地铁差不多。根据测算,每辆30米长的铰接式公交车载客300人,每隔3分钟发一个班次,平均运送车速达每小时20~30公里,这样一条BRT线路每小时单向运力就可达到1万-2.5万人。

  但BRT系统的建设目前还尚存一些阻力。袁建光透露,上海本来已经完成一个25公里BRT线路建设的规划,但因一些原因而搁浅。他建议上海应具备一个统一的交通管理机构,对公共交通进行整体规划。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地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