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富裕农民回乡 全国首个农民创业园艰难起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17:33 时代信报 | |||||||||
信报记者 曾谦 报道 石龙镇的劳务技工输出项目,是巴南区启动“农民回乡创业园”计划的真正诱因。单单劳务技工输出这一项目,就已经给石龙镇农民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人均劳务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但富了的农民并没有拉动当地的消费,政府不能从中受益,财政是一年比一年困难。
要想让政府辛苦搭建的平台能够得到回报,石龙镇决定再构建另外一个平台,一个吸引农民回乡创业的平台,把富了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创业扎根。 创业猝然逼近 3月6日,从顺利闭幕的巴南区“两会”上传来消息,全国首个农民创业园——巴南区农民“回乡创业园”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在巴南区石龙镇正式启动。 创业,这个时尚的潮流话题,在重庆,即将被石龙农民,重新诠释。 2005年3月6日,星期天,坐上火车即将离渝远赴新疆打工的24岁巴南区石龙镇农民王松,在听到记者提及“创业”一词时,一脸的惊讶加上无所适从,犹如他当年第一次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那种感觉。 王松已经在外打工10年了。14岁那年,还是个孩子的他独自离开了自己从小就生活着的土地,来到了城里。城市对于当年的王松来说,就像一本乍然打开的书,新鲜,但却完全无所适从。 王松告诉记者说,他能够在城市中生存下来,经历了很多艰难与波折:年龄太小,再加上文化太低,所以他只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以及低廉的姿态四处辗转给人打工。 王松做过的事情很多,饭馆小工、各类杂工、摩配技工……年纪小小,但经历了很多。 王松现在交了一个女朋友,所以在王松的计划里,打工多年所得的一点可怜积蓄惟一的用途就是:结婚、修房。王松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大概婚礼这一块就要花几千块钱,加上修房子,买家具就贵了。 所以,如果结完婚,王松也就一无所有了。为了生存,他还得继续出来给人打工。 但在今年,王松参加了巴南区石龙镇组织的劳务技工输出项目,这使得他的生活开始有了一点转变。 石龙技工成品牌 石龙镇的劳务技工输出项目,是巴南区农民“回乡创业园”计划能够真正转变成项目并得以实施的真正诱因。石龙镇年轻的镇党委书记王成虎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石龙镇的很多农民就加入了打工潮。但是,这些农民由于缺乏组织和管理,经常是满怀希望进城,满腹失望而归。盲目寻找打工机会,导致找到工作的成功率极低,即使勉强找到一个工作,其收入也难尽人意。农民,这个一辈子就生活在城市之外的群体,进入城市的生活,常常显得异常艰辛。 1999年2月,政府决定伸出援助之手。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石龙技工”项目开始实施了。一些在外闯荡多年并形成了经验的打工人组建了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开始有组织地把当地农民召集起来,进行培训、输出、管理工作。石龙农民,依靠劳务公司,渐渐在全国小有名气,形成“石龙技工”这一品牌。 王成虎说,单单劳务技工输出这一项目,就已经给石龙镇农民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人均劳务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 政府不能从中受益 大部分农民富了,有钱了,应该是一件好事。但石龙镇政府没有想到,这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一种尴尬:政府想办法支持农民走富裕的道路,政府却并没有从中获益。石龙镇党委书记王成虎告诉记者,他们当初想的是农民富了,购买力增强了,那么政府自然而然就可以从中获益,但是没想到,最后的事情却是,农民富了,购买力却流失了。 “你比如说我们正在修建的渝沙高速公路,当时高速公路拆了60户。而现在我们了解的情况是,有10多户农民借此机会,直接离开了石龙,相继到鱼洞、李家沱买了房子。”王成虎无奈地说:“政府花大价钱帮农民搭建好了一个平台,然而最后的结果是落到被抛弃。石龙镇是个农业大镇,农业占整个镇产业的90%,取消农业税后,财政异常吃紧,再加上每年都要为劳务技工输出项目贴十几万元进去,政府是一年比一年困难。富了的农民再一走的话,政府也没办法维持了。” 搭建另外一个平台 所以,要想让政府辛苦搭建的平台能够得到回报,石龙镇决定再构建另外一个平台,一个吸引农民回乡创业的平台,把富了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创业扎根。 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因为在大部分中国内地农民的想法里,几乎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创业”二字。王松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王松的想法里,打工-赚钱-结婚,打工-赚钱-养家,这样的想法似乎更实际一些。而创业,实在是离自己实在太遥远了。王松茫然地问着记者:“创业,那是农民干得了的事吗?”后来王松仔细想了一下,开始认为可能会有少部分农民干得了,但是至少不是自己。 与王松同样想法的还有同车的很多农民,一位中年农民告诉记者:“自己文化太低,创业这档事,整不明白。万一打倒了可不好。” 在外农民积极响应 很显然,要让这些几乎没有创业意识的农民拿着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一点钱,进入创业园区开始一件完全无法预料后果的“创业”工作,政府所要做的工作将异常艰巨。 但是,王成虎认为,这个工作肯定会很艰辛,但应该可以收到效果。王成虎称,“创业园区”是一个渐进的工程,在开始这个项目的同时,石龙也会继续实施“劳务技工输出”项目。“那么,有部分技工在外闯荡多年,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想法也跟新技工有所不同了,他们就会首先返乡创业,为后来者做出榜样。而新技工,继续在外锻炼,一方面积累资金,另一方面积累见识,慢慢地再受先回乡创业人的影响,自然而然也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王成虎告诉记者,他们这个“返乡创业园”计划是从2003年12月开始有了构想的,这个构想在公开之后,得到了很多在外打工农民的热烈反响。“在外打工的农民,始终是活在一种漂泊的状态,从内心来讲,他们都渴望回到自己的栖息地过一种比较安定的生活。”所以,自这个方案开始出台之后,很多农民都纷纷打电话告诉王成虎,希望能够尽快看到“返乡创业园”项目的实施,“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来报名的。” 农民创业之两大难题 难点一:资金 37岁的农民朱学强在他30岁那年明白了农民创业是一件多么艰苦的事情。2005年3月6日,朱学强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这是他第4次外出打工。老朱这几年辗转在山西、新疆打工,替当地的企业做暖气片,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过一年八九千块钱。 老朱告诉记者,他家住得离石龙镇不远,家里有两个小孩,都在读书了,父母跟着自己生活。生活压力很大,光靠种田根本“糊不转”。当年老朱家附近的路都是烂土路,所以老朱后来想了一下,决定去买匹马,帮人驮运东西赚钱糊口。 “当时一匹马的价格是2600块钱。我家里穷,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周围的亲戚朋友也都跟我差不多,不可能借到什么钱。”所以老朱考虑了很久,决定去跟信用社贷款。 贷款的过程对于老朱而言,实在是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因为信用社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抵押的东西,所以要花时间对老朱进行‘考察’,这个我也能理解,人家怕我不是真的去买马,而是跑去打牌了什么的。”老朱说他当时确实困难得很,连办贷款的90多元手续费都一下子拿不出。 “反正这么‘考察’了8个半月,后来终于批下来了。”但是马买到了,老朱却也没了赚钱的机会,因为周围的路很快修好了。 创业失败的老朱灰心丧气地加入了打工的行列,从此再也没了创业的想法。 “现在创个业多难啊,以前搞个小的,也还可能赚得到钱,现在不行了,创业都得大投入了。没钱哪成啊。”老朱觉得自己也是属于那种敢想敢干的人,但是没钱,怎么办。“现在我一年虽说可以赚个近万块钱,但是家里两个小孩都读书了,父母也老了,花费都很大,一年下来存不了什么钱。想到是想创业,没本钱怎么创?” 石龙镇镇政府和镇党委也认为,农民创业的资金问题是这个返乡创业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镇党委书记王成虎告诉记者,现在银行贷款比以前难多了,不光是农民创业,连他们这个创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想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可能都有相当的难度。 “所以,在农民这边,只有政府多跟银行方面联系了,看怎么才能最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而创业园这边,也在向有关部门争取专项政策和资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为此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难点二:门路 唐康元初次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全然没有其它被访者第一次见到记者时那种羞涩中略带一点难为情的神情,精明而又干练的唐康元十分健谈,并且思维非常敏锐。唐康元的观点与朱学强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唐康元认为,农民创业难还不在资金上,最难的在于没技术、没门路。 唐康元告诉记者,他很早就出来打工了,在市里辗转做建筑、做摩配,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一年下来差不多也赚得到一万多块钱。 唐康元家里有一个10岁大的儿子,父母还很健康,在家种田、养猪,妻子也跟着在外面打打零工,两个人省吃俭用也存了一些钱。 “我们石龙的劳务技工,基本上都是做建筑、做配件之类的,这些活儿说起来是技工,其实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培训几个小时就会了。”唐康元告诉记者,真正回来创业的农民,都是学了技术或者找到了门路才回来的,“但是像我们出去做暖气片的,你也不可能说回来我们也开个暖气片厂啊。我们重庆根本不用暖气片的,做出来卖给谁呢?” 唐康元因为出来打工的年头太久,所以早从骨子里有了想创业的想法。但是老唐一直都觉得,创业太困难了,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文化不是很高,又没技术,又没门路的农民。 “现在城市里那么多下岗职工,有技术,又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算起来比我们强多了,但是都没有多少创业成功的,更不用说我们了。” 但是唐康元仍然对石龙镇的“返乡创业园”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唐康元告诉记者,如果政府的创业园能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创业项目,他应该会有兴趣考虑回家创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