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碗在西安市场受冷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8:33 三秦都市报 | |||||||||
调查 谁该为消毒碗支付三毛钱的费用 2月19日中午,记者来到了西安市回民街就消毒碗的现状做了采访。有知情人士介绍说,推行“消毒碗”原本是件好事,也得到了政府部门方面的许可、支持。但由于该消费行为具有一定超前意识,因而很多市民很是乐意接受,却不愿意掏钱。
集中式消毒餐具的出现,对餐饮店主、消费者和社会均有益。剩下的问题是:谁该为使用消毒碗支付三毛钱在回民街餐馆,记者现场采访了几名正在吃早点的消费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刘医生:我觉得这个(消毒碗)比较好,既方便又卫生,作为我们消费者打心眼里高兴。 西安第38中的王老师:我喜欢带小孩出来吃,多花几毛钱买个放心,值得?选为了自己的健康一次花三毛钱不多,我们还能够接受,花钱买健康吗,应该。 高新某公司的赵先生说:用一次碗(一碗一筷)三毛钱,价格高了一点。而且这个钱也不该由我们出,餐馆有义务提供消毒餐具,这笔钱应由餐馆老板出,但一个上班族如果一周吃上5天,一年下来也不是个小数字。 那么餐馆老板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回民街某餐馆的张老板:消毒碗主要是为了顾客的健康而使用的,我只是把送到的消毒碗原封不动的给了消费者,根本就没有赚消费者一分钱,所以说使用消毒碗的钱应该由消费者自己负担。 而经营面皮生意的王女士却这样说:我们本身就做的是小本生意,再给消费者无辜的增加三毛钱,消费者肯定不会答应的,我每天都把碗用开水烫多遍,卫生是没有问题的,消毒碗和我们没有关系。 但据记者调查,餐馆使用消毒碗后生意更加红火。张老板坦然承认,由于使用了配送的消毒碗,不仅顾客多了,还省去了诸如提水、刷碗的工夫,也不用再雇小工了。记者问:“如果消费者不愿出三毛钱,你会不会舍弃使用消毒碗”张老板:不会。但是大部分老板还是不愿意用消毒碗的,他们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饭店每天用500只消毒碗的话,不说三毛钱,就按二角五算,他们就要多掏75元,每月就消毒碗的费用要2000多元,假如雇两个服务员,每人每月500元,才要1000元,更大的好处是两个服务员在洗完碗后还可以干别的活。所以说都不愿意用消毒碗,这也是消毒碗在西安市场受阻的原因之一。 现状 餐具消毒陷入困境 2005年7月份,看到洗碗业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兰州的胡先生带着多年经营所得的60多万资金来到西安,创办了西安首家“洗碗公司”,意图为西安餐饮业洗碗。来到西安半年后,胡先生发现企业陷入困境:消费水平不低的西安市民不是很愿意用消毒碗,用一次3毛钱不少市民觉得是平增了一笔开支。中小餐馆的业主也不大愿意接纳,他们懒得和顾客做说服工作。支出远大于收入的现状,使胡先生已接近破产边缘。2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早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越来越红火的行业,却在西安败走麦城。要知道洗好一个碗,必须经过粗洗、精洗、冲洗、消毒4道工序,并在380摄氏度的高温下经红外线杀菌,如此餐具上原本覆盖的诸多细菌才能全部被杀死。一些中小餐馆、露天摊点使用的碗筷仅是表面清洁,长期使用的碗筷不认真消毒,它会带着病菌周而复始,有些病菌的存活期甚至超过10年。碗上常见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病菌,都有可能成为致病的潜伏杀手。就是采用了这样先进的技术,现在胡老板每天才送出1000只碗,勉强度日。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安餐具消毒市场陷入困境呢 出路 正确引导规范价格 对于怎样洗碗,特别是公共用碗,胡老板向记者介绍过一个碗的专业洗法:先粗洗,然后是精洗、冲洗、消毒4道工序,然后在380摄氏度的高温下,经红外线杀菌,之后使用经伽马射线消毒的包装袋装好,如此餐具上原本覆盖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方可全部被杀死,这才叫将碗洗干净了。现在之所以在西安餐饮市场无法推广的焦点就是三角钱的费用问题,使用消毒碗的3毛钱到底该谁出,将会成为大难题。正是这3毛钱的支付问题,西安消毒碗才无法推广开来,并最终导致我们现在陷入困境。当初在作市场调查时发现,西安消毒碗市场是个发育已较成熟的地区,洗碗业有巨大的利润,其次西安洗碗业还比较落后,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和商机吸引他们才到西安投资的。 19日下午,就消毒碗的消毒过程和接受程度,10位接受采访的市民有8位表示可以接受每天3毛钱的消毒费,2名消费者认为太贵。10户接受调查的经营业主却表示出了一致的意见,这个钱他们不愿意出,应该由消费者自付。经营业主认为每碗他们多出3毛钱的成本,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经营业主在使用消毒碗后,店内不需要自备碗筷,不需要请洗碗工,省却相关水费、电费、人工等等,好处一堆,这还不说环保等因素。总之,饭店老板和消费者各有说法,他们最终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正确引导加大宣传这一新型产业,最后在规范价格才是惟一出路。 文/本报记者 晁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