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人员提醒消费者:商品生产日期也有假

2001年07月11日 16:35  当代生活报 

  生活报实习生熊萍 梁柳忠 刘水华报道 近日,崔女士去南宁市西乡塘某超市买了一盒桂林某厂家生产的马蹄糕,包装纸盒上的生产日期印着“2001年6月1日,保质期为3个月”,所以放心买了,谁知道回去拆开一看,马蹄糕早已变质,而且找不到产品合格证。于是崔女士返回超市要求退换,营业员边给她退货边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虽如此,崔女士还是犯嘀咕:“谁能保证这一盒又不是变质的呢?”

  现在市场上、超市里大大小小的商品都有精美的包装并标上生产日期、保质期,顾客在看不见里面商品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外包装印的生产日期来判断商品是否过期,但有些商家的商品生产日期与事实有出入,这就给消费者带来疑惑:明明从生产日期看并未过期的商品怎么会“提前”变了质呢?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据消协有关人员介绍,造成商品提前变质主要是因为商品从生产到进入货架要经过几层渠道。首先是生产厂家,其次是批发商,最后才是销售商,这三个渠道都有可能把标印的生产日期往后推,这是一种欺骗性的行为,如果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带上问题商品去就近的工商所或直接到消协投诉。据了解,只有生产厂家才能在商品上标明生产日期,批发商或销售商无权这样做。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利,不惜在过期商品上打印没过期的日期,有些商品甚至出现生产日期超前的现象。对此消协人员提醒消费者:买不透明的包装商品时,不要只看生产日期,还应仔细看包装是否已显陈旧或落满灰尘、有无合格证,有的还可以闻一下气味,如买到变质商品商家又不退货,消费者应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