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商品标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01年07月11日 16:35  当代生活报 

  生活报实习生黄祖华 王珍报道 商品标签一向被人称为“购物向导”,使消费者对产品产地、价格等一目了然。然而,时下却有不少商家打起了标签的主意,企图通过模糊商品标签而牟取利润。于是不少“隐性商品标签”开始出现在各个商场商店的柜台中,让人购物时如雾里看花。

  近日,笔者对南宁市一些商场进行调查。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寻呼机专卖店,发现其所售的寻呼机的产品标签上均只填写了品名和零售价或所谓的“特价”,而产地、货号、规格等项目一片空白。笔者装作要买寻呼机的样子问一位售货员:“这些寻呼机都没标明产地、货号,我怎么信得过?”这位售货员说:“我们所售的寻呼机都是国内外知名品牌,看先生一定是个内行,想必一定了解这些产品,难道还需要我们向您说明和解释吗?”另一位小姐则振振有词地说:“这些品牌消费者自然知道其产地,他们关心的只是价格而已。”但笔者随便问了几位正在选购寻呼机的顾客,他们对店内陈列的不少品牌均表示不熟悉。一位深知内情的消费者告诉笔者,商家不愿标出产品产地、规格等实情,主要是出于经营目的,企图模糊商标,变相蒙骗消费者。如原产日本的索尼放音机,到底是日本的原装货还是国内组装产品,全凭商家说了算。

  不填商品标签在一些服装鞋帽市场似乎也是一种“习惯”。在南宁市朝阳路一家商场,一位买衬衫的男青年经反复比较后,选定了他中意的款式,可让营业员取衣服时,却被告知没有。这位消费者气愤地说:“怎么搞的,如果有标签标明规格,我又何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来挑选呢?”

  南宁市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指出,经营者漏填商品标签或故意在标签上做手脚而误导消费者的,属于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各商家应按市场现行商品标签法规,遵遁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标明某种商品的产地、价格、规格等。消费者如果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发现此类情况的,应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部门投诉,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