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制假售假位居公害“三甲”

2001年06月18日 15:55  长江日报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制假售假的总体现状进行了一次全国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市场上的制假售假现象愈演愈烈,其危害程度已超过了商品走私,成为仅次于贩毒的第二大社会公害。

  据报道,根据调查结果测算,1998年我国市场上充斥着标值约1329.27亿元的假冒商品,对国家税收所造成的损失高达245.7亿元,占国家税收比重3.24%。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说,制假售假不仅表现出数量巨大、品种繁多、范围广泛、后果严重的特点,而且已经呈现明显集团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甚至出现产供销一条龙的现象。10年前全国就已开始打假,但直至今天,假冒伪劣依然是破坏正常市场秩序的头号杀手。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